唐诗故事:卢纶的《塞下曲》(卢纶的塞下曲是什么意思)
唐诗故事谁人不知塞下曲。
卢纶,唐代杰出诗人,约公元 737 年生于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
1.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一生颇为多舛。天宝末年他首次尝试考取进士,却因战乱而未能如愿。代宗时期他再次应试依旧屡战屡败。
2. 大历六年得益于宰相元载的举荐,他被任命为阌乡尉。后因王缙的推荐,他先后担任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并最终晋升为监察御史。卢纶也曾出任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等职,但因元载王缙的牵连而一度遭受拘禁。德宗时期他复出担任昭应令,后又任河中浑城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3. 卢纶的诗歌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以唱和赠答为题材。他的军旅诗作如《塞下曲》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广受赞誉。他因避乱而四处漂泊,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其诗篇如《村南逢病叟》等,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的困苦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4. 卢纶的社交圈十分广泛,他与众多权贵大僚有着密切的交往,包括宰相元载、王缙等。他的诗歌成就也受到了德宗的赏识。虽然卢纶在仕途上并未一帆风顺,但他的诗歌却使他名垂青史。
下面欣赏他的代表作《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中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句生动描绘了将士们在风雪之夜准备追击敌人的壮烈场面。“大雪满弓刀”形象地展现了边关的艰苦环境和将士们不惧严寒,勇往直前的英勇气概。
这两句诗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大雪”和“弓刀”的意象展现了边关将军的英勇与军队的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