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诗佛王维终南山下一句诗,超然物外,道破天机,悟透豁然一生

booxun2个月前 (07-25)知识百科3

人间世事,有时、有运、有势。有缘、有因果。

且说人生不过三万天,再难不过八万餐。

得失随缘,自在随心。喜半参忧,皆在体验。

喜欢一朵花,未必就要把它摘下来。

喜欢一朵云,未必就要让它为你停留。

坐下来静静欣赏,何尝不是一种满足。

一杯清茶,一本诗书,我,走进了王维的世界。

他,生于盛世,意气风发——21岁中进士,因着诗赋才华,同为王公贵族座上宾,仕途高歌猛进,一度官至尚书右丞。后经时代剧变,颠沛辗转,只剩几许伤心事。

此时,大唐盛世早已不复存在。

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碎了所有大唐盛世所营造的梦境,梦里的人终归醒于残酷的现实。

王维在这场暴乱之中,沾上了此生都洗不掉的污点——被迫上任安禄山政权下的伪职。

因着这污点,在安史之乱之后,被问罪是必然,险些被处死也是事实。

历经生死,看淡生死。

浮华尘世,渐欲迷眼,如今剥开云雾,直至无我之境。

什么功名利禄,不如佛渡我心。

本就生于奉佛世家的王维,命里带佛,千年后,人们称其为“诗佛”。

自幼接触佛学的他,盛世时,佛理融入诗;乱世后,佛理融入心。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这句他晚年的诗作,道出了他已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处。

回到了辋川别业的他,心也安定了下来。

每日参禅、作画、写诗,这是他的精神园地。

辋川别业是王维在天宝三载(744年)左右,购买的一套原本属于宋之问的房产,此处原名为辋川山庄。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房产呀!这里简直就是典型的大唐文化精英的典型生活空间。

王维买它的初心,原本是想为大半生都在修缮佛理的母亲提供一个“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的修行之所。

因着这个初心,他又依着此处的山水地貌扩建园林别墅,这一扩就是二十个景园林,可见王维这右相不是白当的,够阔绰!

这么大的私家别墅,王维这半官半隐的隐士生活,过的一点也不寒碜啊。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含泪cue一下杜甫了。

在杜甫写下“朱门酒肉臭”的同一时期,王维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私家园林静心修禅,听雨赏竹,游水观云。

这就是阶级。

归纳一下同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诗史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的状态。

杜甫长叹:朱门酒又臭。

李白追忆:长安一片月。

王维则静心如水,在终南山完成了自我精神拯救。

追随王维的脚步,看看他的另一个副本——辋川别业

辋川别业在另一个角度来说,是王维的精神乌托邦。

此时,他还没退休,一心两用,一半入世一半出世。

朝廷有要事,他就返京(辋川距长安60公里),平时没啥事,就躲进这个独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之中,过着一种极简的禅意生活。

偶尔来趣,便邀友人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好不惬意。

两人还共同创作了鼎鼎有名的《辋川集》,将别野中二十处景点构成了全景式的园林诗画册。

这是辋川隐居初期的王维,初到辋川,以景证禅。

到了后期,王维更倾向于独往于山水,此时的他心更“沉”了。

一个人在这寂寂的辋川之间,山间的风月将故人旧事漂淡,天宝年间的前尘往事,留在了旧梦里。

他将自己融入了辋川山水之间,辋川是他的,他是辋川的。

天气稍放晴,他便拄着拐杖,开启了一天的山野闲步。

他从辋川的春天,走到了辋川的冬天。

他走了很久很久。

后来,他为着一片云,停了下来。

我不知道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心境,写下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时的王维,已潜修“无住为本”的修行禅法,进入了圆融无碍的理境。

“无住”——既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

随缘乘化,自在于心。兴来即往,适意自如。行于行处,止于止处。

“水穷云起”,是佛家的“缘起性空”,是《易经》的“穷则变,变则通”。

“水穷”是缘散,是终结。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儒学的怀疑。

一场“安史之乱”,他深深体验到了“行至穷处”的无力感,“从云端跌入深渊”的失重感。

“云起”缘再聚,是转折,是新乾坤。他失去了朝野的荣光,但他在辋川得到了一个真我,进入了自己所追求的南禅宗的心空境界。

他从“行”到“坐”的转变,是他半官半隐的诗意写照,是他入世到出世思想转变的隐喻。

一个“坐”字,他坐在了宇宙至理之中,无动无静,无声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坛经》)

云起水穷处,字字皆菩提。

他为这片云停下,他看到了自己的心。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最脍炙人口的30句诗词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5、醉里挑灯看剑...

把酒话桑麻——古诗词抄写打卡第11天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田家邀》柴门里,黄米饭的香气推开篱笆,树影叠成环,把村庄轻轻合上。山脊线,在瓦檐外越...

战国时期确定为节日,唐朝开始放假,不一样的节日,《蜀中九日》

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朝被人们定为节日。民间在这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国人常在此日祭祖和推行敬老活...

唐诗品鉴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古代的风俗,是要登高祈福,思念亲人的。这一天...

笔墨诗抄·第9期 | 杜甫:秋兴 | 原创:终南雨后

『 笔墨诗抄 | 第9期 』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原创《终南雨后》/文/《终南雨后》雨后青山静,日出满目新。悠然寻古韵,当属辋川人。===============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杜甫《秋...

品读《秋兴八首》梦回大唐 看杜甫笔下的“秋” 每依北斗望京华

秋天,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本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然而在李绅的笔下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秋天,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本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浪漫季节,然而在曹丕的笔下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