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唐诗三百首59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终南山

booxun2个月前 (07-25)知识百科4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宝三载(744)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此诗当为隐居终南山期间所作。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王维是一个思想矛盾十分尖锐的诗人,他本身很聪慧,很早就入仕,但他长期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而想要真正归隐又无法做到,所以他只好“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了。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峰靠近天都,连绵的山峦延伸至海角。太乙,即太一,是秦岭中的一座山峰。唐代人常称终南山为太一,如《元和郡县志》记载:“终南山位于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根据经传所述,终南山也叫太一,又名中南。”天都,指的是天帝的居所。诗的开头虽然平淡,但天都也可以解释为天宫,以此来突出山的高峻。第二句描绘了山势的连绵,直至海角。海隅,指海边。终南山实际上并不临海,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时,白云汇聚,青霭在近看时却消失不见。青霭,指的是山中的岚气。霭,即云气。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分野在中峰处发生变化,阴晴天气在众多山谷中各不相同。

分野,古天文学的术语。古人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相联系,把地上的某个区域划归到某个星空的范围内,称为分野。中峰,指的是终南山的主峰太乙峰。这句话意味着仅太乙主峰一山,就跨越了不同的分野,从而突出了终南山区的广阔。壑,即山谷。这两句诗表明终南山连绵不断,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发生了变化,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各异。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想要投宿有人烟的地方,隔着水询问樵夫。人处,指有人居住的地方。隔水,一作“隔浦”。樵夫,指打柴的人。

看似与全诗无关,但这其实是神来之笔,写出了高山大壑给人带来的荒远幽深之感。从语意上玩味,还可以领会到更多的东西。首先,“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明显省略了主语“我”,因此有了这一句,便可见“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其次,“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的赏心悦目,诗人避喧好静的情趣,也不难从言外之意中体会出来。第三,诗人既然到了“中峰”,那么“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樵夫”砍柴必然有树林,有声响。诗人循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中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象。既然有“樵夫”,那么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此询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象。

总体而言,诗人从远到近、从外到内、从低到高,从不同的视角,抓住不同的特征,运用富有现力的语言,渲染出终南山的神韵。全诗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达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阴晴众壑殊”一语苍然入雅。明代李攀龙《唐诗选》:玉遮曰:“入看无”三字妙入神。明代王夫之《姜斋诗话》:“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清代黄生《唐诗摘抄》:首言高,次言大,三、四承高说,五、六承大说。此立柱应法。回望处白云已合,入看时青霭却无,错综成句。此法与倒装异者,以押韵不动也。题中无‘游’字,结处补其意,然三、四已暗藏针线矣。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分野”二句言其大,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

而《古今诗话》却说在诗中读到讽刺:“王右丞《终南山》诗,讥刺时宰,其曰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言势位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徒有表而无里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未遍及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托足无地也。”

相关文章

花柳青春人别离。词牌长相思的由来与格律及十首经典作品

一、词牌由来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唐教坊曲名。调名出自《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

和孩子一起读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和孩子一起读诗23十月星期一秋风起兮白云飞,秋天正是读诗天~央广新闻公号和娱乐广播《睡前故事》节目共同推出一档新栏目——和孩子一起读诗。每天一首诗词,让孩子的枕边有更辽阔的世界~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

正反妙镜

想必读者还记得,《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有这样的情节:贾瑞被王熙凤所迷而难以自持时,跛足道人出现了,他借给贾瑞一面宝镜,嘱咐他要看反面的骷髅不要看正面。道人本想以骷髅“...

抄写唐诗《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静心写字)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巫峡里面波浪滔天...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原句】江碧鸟逾白江(江水)碧(碧绿)鸟(飞鸟)逾(更加)白(洁白)*注:逾白 = 更加洁白*【原句】山青花欲燃山(山峦)青(青翠...

行草唐诗书法及欣赏(36)绝句二首(下)唐·杜甫

绝句二首(下)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什么时候才是我归乡的日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