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诗词里的母爱:穿越千年的深情礼赞

booxun3周前 (08-23)知识百科5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在时光的长河中,母亲的爱宛如熠熠星辰,照亮了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当温柔的五月微风轻轻拂过,母亲节带着温馨与感恩的气息如期而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一同走进那些被岁月珍藏的诗词,在字里行间探寻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感受这份穿越千年的温暖与眷恋。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无疑是最广为人知的母爱颂歌。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温馨画面。那细密的针脚里,缝进的是母亲无尽的牵挂与担忧;那绵长的丝线,缠绕的是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孩子就像那柔弱的寸草,而母亲的爱则如那温暖的春晖,广博而深沉,难以报答。

《十五》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

留家白紵阴。

月明闻杜宇,

南北总关心。

短短几句,那份母子间跨越距离的牵挂跃然纸上。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可无论相隔多远,母亲与孩子的心始终紧紧相连。每到月明之夜,杜鹃的啼叫仿佛在传递着彼此的思念。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借慈乌失去母亲后,昼夜哀啼、守着故林的情景,表达了对亡母的思念,也歌颂了母子间的深情和慈孝的美德,也警示人们莫忘尽孝。

《墨萱图·其一》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花在北堂下灿烂开放,母亲倚门盼儿归。游子在外,与母亲的联系日益减少,听到慧鸟的鸣叫,更勾起对母亲的思念和未能尽孝的愧疚,将母子间的牵挂描绘得细腻动人。

《岁末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久别归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场景,母亲的欣喜与关切。母亲为孩子缝制寒衣,询问在外辛苦……母亲对孩子的爱永无止境。而诗人在母亲面前,深感自己作为子女的愧疚,不敢诉说旅途的艰辛。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人在风雪夜与母亲分别,看到母亲白发苍苍、泪眼干枯,心中满是痛苦与愧疚,“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悲叹,将离别的伤痛与对母亲的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时候

母亲是温暖的港湾

我是港湾里嬉戏的小船

她用温柔的怀抱 为我遮风挡雨

成长中

母亲是明亮的灯塔

我在漫漫人生路上前行

她的目光 穿透迷雾 指引方向

后来啊

母亲是那根长长的风筝线

我如风筝 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但那线 始终紧紧相连 从未断过

而现在

我终于明白

母亲的爱 是岁月长河中

永不干涸的清泉 滋润我的心田

记者:杜睿 审核:祁华林 签发:王志成

相关文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经典诗词30首

一、《青玉案·元夕》 原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翻译:满城...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朝宅男的“农家乐”

诗文名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一首名诗,但诗中并没有“齐鲁青未了”的名山,也没有“...

苏东坡:以月为伴,诗咏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这样问道他的一生,似乎总与月亮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苏东坡那些大而难的时刻几乎都发生在中秋纵然苦涩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看得比别人多比别人美,比别人圆又一年中秋让我们跟着东...

少年心怀多孤傲,笔走龙蛇写寂寞:怀素《秋兴八首》赏析

怀素的书法拓本网上比较多,但是看到大家如此喜欢,我也乐于转发来给大家欣赏,顺便高谈阔论一番,出错之处诸君万勿见笑,喜欢就收藏起来,或者转发给你的好友欣赏,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赏析一下怀素的《...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原句】江碧鸟逾白江(江水)碧(碧绿)鸟(飞鸟)逾(更加)白(洁白)*注:逾白 = 更加洁白*【原句】山青花欲燃山(山峦)青(青翠...

古诗词欣赏《绝句二首》唐·杜甫

绝句二首。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