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桃花溪》这首诗的翻译与解析(桃花溪的诗怎么读)

booxun1个月前 (08-16)知识百科4

张旭《桃花溪》的逐句解析,结合诗歌意境、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进行解读:


第一句:隐隐飞桥隔野烟

字词注释:

隐隐:隐约朦胧之态。

飞桥:高架溪上的桥,似凌空飞腾。

隔野烟:被山野雾气遮掩,若隐若现。

白话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谷中,一座长桥横跨溪上,在野烟中时隐时现。

艺术解析:

远景构图:以烟云为“帷幕”,桥的静态与烟的动态交融,形成虚实相生的朦胧美。

“隔”字妙用:既暗示诗人远观视角,又赋予画面层次感,营造出仙境般的缥缈意境。


第二句:石矶西畔问渔船

字词注释:

石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问渔船: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意象,暗指寻访桃源。

白话翻译:

诗人站在石矶西侧,向溪中渔船上的渔人高声询问。

艺术解析:

人物入画:“问”字将诗人融入画面,静止的山水因人物互动而生趣。

典故呼应:渔船象征《桃花源记》中引路者,诗人借问话表达对理想世界的追寻。

第三句:桃花尽日随流水

字词注释:

尽日:整日,强调桃花漂流不息。

随流水:落花逐溪水漂流,呼应《桃花源记》“落英缤纷”之景。

白话翻译:

桃花终日随清澈溪水漂流而去,绵延不绝。

艺术解析:

时间与动态:“尽日”暗示诗人长久伫立凝望,凸显对桃源踪迹的执着。

隐喻手法:流水桃花既是实景,也象征桃源世界的神秘线索。

第四句:洞在清溪何处边

字词注释:

洞:指《桃花源记》中通往理想世界的入口。

何处边:以问句收束,留下悬想空间。

白话翻译:

那桃源仙境的洞口,究竟在清溪的哪一处呢?

艺术解析:

由实转虚:前三句写实景,此句以问句切入虚幻,将诗意推向哲理层面。

情感升华:明知桃源难寻仍追问,流露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求而不得的怅惘。

全诗整体赏析

1. 构思布局:由远及近,运实入虚

远景(飞桥野烟)→ 近景(石矶渔船)→虚境(桃源之问),结构精巧如画卷展开。

结句留白,引人遐思,深化“桃源”作为精神符号的永恒魅力。

2. 意境创造:空灵缥缈,画意诗情

朦胧美:烟云掩映的飞桥、漂流不尽的桃花,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典故活用:化用《桃花源记》意象,却不着痕迹,赋予旧典新境。

3. 思想情感:桃源情结的双重性

向往:对安宁纯净的理想世界的渴慕,反映盛唐文人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

怅惘:问而无答的结局,暗喻理想之境终不可达的永恒矛盾。

蘅塘退士评:“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 此诗以简练笔墨浓缩了陶渊明笔下桃源的神髓,更以诗性语言拓展了虚实相生的美学空间。


相关文章

第9集思念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丨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

#每天分享一首古诗词#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365天后遇见更好的自己长相思·汴水流白居易〔唐〕bian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落落续句诗: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

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上联:滴滴椿萱泪上联:今朝别去乡关月上联:月圆人聚散下联:黄花篱外寂寂开,云里雁徘徊,今宵同看乡关月,月满楼台·——抛砖引玉、落落诗词原创——七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借重阳节写情的优秀诗词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节日素有登高祭祖、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二十六):绝句(其三)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诵读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炼字达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教材在课内及“日...

《绝句二首其一》 - 杜甫 - 唐

《绝句》。《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两首《咏柳》,一赞一讽,道尽人生百态

文|兔兔兔有没有想过,两首同题诗,相隔三百年,一朝一宋,一赞一讽,竟成千古双璧?天宝三载的早春,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奉诏归乡。一路舟行,江南春水绿如蓝。抵萧山县城时,南门外潘水河边,一株高柳闯入眼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