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一天一诗词:《绝句二首·其二》

booxun2个月前 (07-01)知识百科9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注释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创作背景

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


解读

这首诗与《绝句二首(其一)》同属一组诗,都是杜甫寄居成都草堂时所作,都属于五言绝句。但是,两首诗传达出来的感情却大相径庭。

此诗前两句是写景,杜甫眼前的这片春色不亚于“其一”中诗句“春风花草香”里所描写的美丽。澄碧的江面,把白色羽毛的鸟儿衬托得更加洁白,山色青青,更加衬托出红花娇艳欲燃的特点。这是一幅多么鲜艳的风景画呀,如若画于纸上,一定会夺人眼目。然而,杜甫这次观景的心情,完全与写“其一”时不同。写“其一”时,杜甫抛开了心中的烦恼,完全沉浸在了眼前的美景之中,但写“其二”时则不同,眼前景物虽同样美丽,但他却实在不能被它所吸引,而且更让他生出无限的悲慨来——这又是一个大好的春天,自己漂泊在外,已经看了无数个这样的春景了,可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在家乡观赏这样的美景呢?如此看,此诗写景不为赏景,而是因为它们是杜甫悲情的触动物。


虽然全诗的感情是悲伤的,但是,前两句写景的艺术特点也是值得玩味的。前后两句都用了衬托手法,前一句用碧水衬托白鸟,后一句用青山衬托红花。此四句中有着四种颜色,杜甫倒不避绘画之忌讳,大红大绿皆入画,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更为重要的是,此诗所写景物为乐景,但所抒之情却为哀情,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反衬哀情的艺术手法,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矛盾来反衬诗人的乡思之切,读来别具韵致。

相关文章

杜甫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行”读háng还是xíng

闲来无事浏览网页,发现了一个文章,文章大致内容是说小学语文课本中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行“读音为”xíng“,上了这么多年学,后来又当了老师,一直读一行(háng)白鹭上青...

从毛泽东诗词中,可以读出他对杜甫《秋兴八首》的重视

杜甫的《秋兴八首》,从诗艺上讲,这组诗在意象营造和句式结构上都对律诗有所创制,成为七律的经典范式,所以历来诗家都十分注重研读学习。古典诗词造诣很深的毛泽东也是这样。 毛泽东对他最喜欢的一些古典诗词,往...

《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原句】江碧鸟逾白江(江水)碧(碧绿)鸟(飞鸟)逾(更加)白(洁白)*注:逾白 = 更加洁白*【原句】山青花欲燃山(山峦)青(青翠...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二十六):绝句(其三)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诵读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炼字达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教材在课内及“日...

【经典悦读】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责任编辑:梁清怡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

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默写填空,收藏给孩子背熟,期末考试不丢分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来临,文言文也逐步走入了小学的教材,而文言文和古诗词一样都是一个典型的送分题,他需要孩子们花时间去记,只要你能够记住考试这类型的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送分题。随着这些年小学语文的教学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