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三十八首:长相思,在长安。(长相思在长安原文)

booxun1个月前 (08-05)知识百科9

古人写爱情,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只是这种感情,却与专情无关。苏轼词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写过后,他还是娶妻生子,再娶妻,再生子。但情感却是真情感,真心仍是大真心。

因而,爱过便爱过,无须因现在之爱,而否定过往的情感。

情感须放下,却无须故意忘怀。

请看李白的长相思二首。这两首词中的第二首,在《后宫甄嬛传》中出现过。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

注释:

李白真乃性情人!第一句,直接来一句大白话:思念长安的爱人啊!思念自己心爱的女人!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络纬:类似蝈蝈一类的东西,纺织娘。金井:有饰纹的井。

秋天了,纺织娘在井栏旁叫啊叫,已经起霜了,望着竹簟就有寒意。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孤灯一盏,思恋欲绝,卷起床帏,望月长叹,想你啊,我心爱的女人。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为什么如此叹息呢?为什么要卷帏长叹呢?因为心爱的女人远隔千山!下句就对这种“遥远”进行了描述。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上有青天,下;有绿水。天地之大!你我相距遥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天长地远,关山万座,即使魂魄飞去也是很难。一句话,见你甚难!

于是

【长相思,摧心肝】!!!

————————

此首词,写一男子想念心爱的女人。反复说距离之远,实则说思念之深。

第二首,则是以女子口吻来写。二人情感契合,最是动人。请看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注释: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天晚了,看花朦胧如烟,月明如素,无奈就不成眠。夜晚不睡觉,做什么呢?请看下句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也没什么事情做,弹完瑟,又弹起蜀琴。赵瑟:流行于赵国的瑟。蜀琴:司马相如弹过的琴。

其实呢,是弹了一首又一首曲子。也是闲极无聊,思念过盛,刚拿起一件东西,又放下。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姑娘我弹曲子是想心上人听到,可哪有人替我传达爱恋之情音。只能空想着春风能替我捎去思念,寄往他戍守的边关。

燕然:边塞。这句其实也点名了第一首词中男子的所在地。在边关,“长相思,在长安”。女子在长安。

【忆君迢迢隔青天。】

太远了!见不到你。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横波目:形容女子的眼睛,如水波一般灵澈。

我整日泪水汪汪,思君不见君。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如果郎君啊不相信我的愁肠,等你回来时仔细看看镜中我的容颜。

————————

如果这两首词是男女间的情书,真该是世间第一真情之言。

长相思,摧心肝!

~~~~~~~

嗨,我是三乐大掌柜,这个媒体帐号每天都会推荐掌柜精挑细选且注释的诗歌,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

杜甫酒醉丧生

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被誉为“诗圣”。他有一个癖好,喜爱饮酒,而且他最后竟死于醉酒。杜甫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酒的名句。他在《醉时歌赎郑虔》中写道:“得...

许日辉|七绝《举杯遥祝中秋节》十二首

七绝《举杯遥祝中秋节》十二首文/辉叔(广东/许日辉)(一)月映人间大地明,夜阑珊火满江城。举杯遥祝中秋节,独望冰轮寄故情。(二)月色偷窥桂子香,金风漫过旧荷塘。中秋又到人间驻,一片乡思两地藏。(三)一...

品读《秋兴八首》梦回大唐 看杜甫笔下的“秋” 每依北斗望京华

秋天,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本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然而在李绅的笔下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秋天,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本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浪漫季节,然而在曹丕的笔下却是:...

荔枝精选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jiāng bì niǎo yú bái ,江碧鸟逾白,s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山青花欲然。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今春看又过,hé...

一天一诗词:《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鸟:指江鸥。花...

杜甫诗话|开口咏凤凰

杜甫没想到,幼年时离凤凰那么近,成年后凤凰受尽约束。天宝六载(747年)应试,因李林甫的奸计,全部士子落选。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现实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他因此更了解民生疾苦。他看见了上层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