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诗经-召南-鹊巢》—「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3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liàng)御(yà)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俗称喜鹊,雀形目,鸦科。栖息地多样,适应能力较强,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区,善营巢于高树。杂食性,食瓜果、谷物,也捕食昆虫。常三、五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集成数十只大群活动,当成群时,叫声嘈杂。喜鹊在我国是吉祥的象征。

:斑鸠,今名布谷鸟,这种鸟自己不筑巢,而是住在喜鹊的巢里。

:嫁。

百两:指百辆车,喻多。两,通“辆”。诗中所以称“百两”,是因为周代贵族结婚,实行媵嫁制度。

:通“迓”,迎接。

:占居。

:送,或解为护卫、保护。

:充满。

:迎送成礼、完成婚事。

赏析

首章从迎亲方面写,次章写送亲,第三章是礼成,通过御”、“将”、“成”三个字的递进变换,却将成婚的整个过程烘托得热烈而隆重,让读者感同身受,如处其中。也不难看出周人对婚姻关系缔结的重视。

所谓.“鹊、鸠”,周代女君和君子的代名词也。《朱熹·诗集传》曰:“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禽经》谓:鸠拙不会筑巢,所以常占鹊巢为窝,因此和这首诗相关的有个成语“鸠占鹊巢”,现在用来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含有贬义,但在古时,鸠居鹊巢却并非贬义。此诗比喻女子嫁得好人家。

一说《鹊巢》是婚姻典礼的乐歌,它与《周南·关雎》一样为贵族之家结婚典礼的乐歌。不同的是,《关雎》所表为男子娶妻,《鹊巢》则系女子出嫁。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婚礼”的来源。至少在南北朝之前,汉族人娶亲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喜庆。由于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婚礼也都是在傍晚举行,这也就是“昏礼”这个词的来源。女方家里失去了一个女儿,是一件悲伤的事,所以人们通常不会吹吹打打。新娘新郎所穿的喜服也不是大红色而是黑色。

据《礼记》《左传》及《公羊传》等文献,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国之间缔结婚姻关系,所嫁之女有一姪一娣陪嫁;同时,还要有两个同姓诸侯国的陪嫁,陪嫁女也各带姪、娣,加起来一共九位,即所谓“一聘九女”。这实际是把异姓诸侯国的后宫填满了,也占据了。这就是诗篇言“盈之”的含义。

孔子在六经中制定了“亲迎”的婚姻礼节,在《仪礼》有详细的记载,要结婚需要有“六礼”,也就是六个环节。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从求婚到确定婚礼日期,再到亲自迎接新娘,环节缺一不可。

在婚姻仪式上,男子必须亲自前往迎接新嫁娘,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公卿大夫、士人庶民,都必须如此。《大戴礼记o哀公问》中记载,鲁哀公认为“亲迎制”要求天子、诸侯去亲自迎接女子,对女子的重视太过分了。孔子表情严肃而庄重地说:“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孔子在回答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夫妻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起始,难道不应该对它重视吗?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相关文章

《唐诗三百首》究竟有多少首?最为后人引用的诗句,不是李白的

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国,《唐诗三百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你知道《唐诗三百首》共有多少首诗吗?收录了位多少诗人呢?其中收录的诗人谁的作品最多呢?其中哪首诗最长呢?唐代是我...

每日诗词|杜甫《前出塞》

前出塞九首o其二【唐o杜甫】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注释死无时:时时都有死亡的可能。走马:即跑马。脱:去掉不用。辔头:当泛指马的...

初中生古诗词名句默写填空100题,看看你能答出多少?

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100首古诗词,看看你能答对多少?答对1~25道,你将获得小试诗才称号答对26~50道,你将获得风雅小生称号答对51~75道,你将获得儒风小贤称号答对76~100道,你将获得诗词达人...

小学语文常考的古诗词默写填空,收藏给孩子背熟,期末考试不丢分

随着大语文时代的来临,文言文也逐步走入了小学的教材,而文言文和古诗词一样都是一个典型的送分题,他需要孩子们花时间去记,只要你能够记住考试这类型的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送分题。随着这些年小学语文的教学重心...

《杭州记忆~苏堤春晓》

2020/04/04清明之日,杭州天气温和多云,上午9时许从下沙奥特莱斯骑单车到文海南路地铁1号线,经过出示健康码,安检,测体温,刷卡上车,地铁车厢人不多,都有座位,出行人都带口罩。地铁1号线是从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