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很多专家评价过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都不如董卿一句玩笑话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6

一位学生,曾问过笔者一个问题:“您不是说元稹是中唐最牛的诗人之一吗?为什么课本没有他的诗呢?”这位学生说得没错,元稹是中唐大名鼎鼎的诗人之一,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但人教版等主要中、小学语文教材确实没有收录过他的诗作,当然有一些地方版教材可能曾收录过。

关于常用语文课本不收录他的诗作这个问题,只要看看元稹写的诗作,其实就能猜到几分。元稹平生诗作中,最有名的当属他的悼亡诗系列和《离思五首》。

悼亡诗中最有名的千古名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虽然并非字面意思,但显然也不太适合给孩子们读。而《离思五首》中,最有水平、名气最大的则是第4首,它是不是适合选入课本,大家一看便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追忆妻子所写,说实话写得是真有水平,堪称唐代最拿得出手的悼亡诗之一。但多年来,很多家长都认为不是很适合孩子们读,原因就出在“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

这一句化用的是宋玉《高唐赋序》中神女与楚襄王的爱情故事,这段故事是很凄美的,因为当时神女兴云降雨,所以这“巫山”和“云”字、“雨”字,全起来也诞生了一个4字成语。结果这4字成语,在后世的理解中,慢慢地就变味了,变成的意思大家应该明白。

当然,这并非元稹本意。元稹这首诗的意思,不过是想对已逝的妻子说:见过沧海后,别的水就不是水了;见过巫山的云后,别的云就不算云了;爱过你以后,我就算是在花丛中,也不会看其他女子一眼。

诗是好诗,这情诗写得也是相当真挚感人,但对于这首诗,多年来很多网友都给它扣上一个“假惺惺”的帽子。背后原因大家都知道,元稹确实不能算是个专情的人。他与两大才女薛涛、刘采春之间的感情,让不少人对他是真的爱不起来。

在千年文坛中,妻逝后再续的例子并不少,关键就在于元稹在韦丛走后既然已经说了“爱过你以后,我就看不上其她人了”,但没多久就和薛涛在一起了。然后又甩薛涛,和刘采春在一起,结果最后又甩了刘大才女。这就让很多人觉得无法接受了。

因为这些事,所以不少人每每读到元稹的这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都不免摇摇头。其实对这句诗,很多名家都评价过。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网红教授戴建业先生,评价这句诗时,就不无调侃地说过:“这男人的嘴,就是骗人的鬼”。当然,这是戴老师在和大家开玩笑。

同样,在诗词大会上,康震和蒙曼等几位老师也都评价过此诗。蒙曼的评价是,这句诗表明元稹是个“深情却不专情”的人,她认为元稹的多情和深情都是存在的,康震老师的理解也差不多。

但个人认为,这几位专家的评价,包括诗词大会的几大嘉宾,其实都比不上董卿的一句玩笑讲得到位和高明。董卿在一期节目中,是这样评价元稹这个千古名句的:不是假的,是每一次都是真的。

是的,或许董卿说的这话才是真相。元稹不只给韦丛写过诗作,也给他爱过的其他才女写过。比如他写的《寄赠薛涛》,其中就写道:“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相思都已经像菖蒲花那样茂盛,像云朵那样高了,不可谓不深情。

那么多人写悼亡诗,为何独独元稹能写出这么多经典?若说他不是一往情深,确实是无法让人信服的。所以董卿说“每一次都是真的”确实是很高明的。因为是真的,所以才能写得如此打动人心。但确实,元稹有那许多个“每一次”,这也是无法否定的事实。或许,对于元稹这位诗人,以及他的情诗,我们真的无法用现在的观念来评价古人吧。是是非非,大家怎么看?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梁启超评:荡气回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摸鱼儿》。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

「诗词考辩」早朝大明宫王维、岑参、杜甫谁的和诗最好?

至德二年一个寻常早朝,曾为玄宗拟传位诏书的中书舍人(相当于国办主任)贾至心血来潮,给朝廷两省官员们写了一首诗。盛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三位诗人皆有和诗。谁写的最好呢?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伯仲。 首先从诗...

「唐」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意思是说: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呢?这是一首怀乡送别的绝句,也叫做《九日登高》,写于公元67...

江小鱼·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恋恋飞鱼:本名江小鱼,原为天河一红鲮,因沉醉于诗词雅韵,而游弋于清荷诗池,用灵性的文字感知生活,用精美的词韵呈现优雅。《步韵·秋兴八首》其一文/江小鱼迢递流云暗野林,松风雨气两萧森。泉幽潭静山亭晚,啼...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诗人杜甫身居白帝城,浮想联翩,联想到许多往事,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书法演绎诗文:原文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麟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里,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

杜甫晚年在夔州,写了一组诗,被后人誉为“人间绝响”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待了两年,他是从四川出发准备出三峡然后北上回洛阳的,却因为时局的动荡,只能暂时羁留于此。夔州与杜甫,好像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相遇,他并不打算在此停留,当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