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梁启超评:荡气回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ooxun3个月前 (06-29)知识百科26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摸鱼儿》。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由词前小序可知,这首词写于淳熙六年(1179),这一得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离开湖北前,同僚王正之在衙内乖崖堂小山亭设宴为辛弃疾饯行,辛弃疾在宴会上写下了这首词。

词一开篇,便将人带入无限的伤感之中,“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春天是多么美好的季节了,繁花盛开,万物生辉,然而春天离去得那么匆忙,那枝头的鲜花,还能承受几次风吹雨打呢?

美好的春天,是最值得珍惜的,“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珍惜春天的人,却经常害怕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得早,也就落得早,更何况,现在已经是暮春时节,无数的花已经落了,这无疑让惜春的人无限感伤。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起处“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春天啊,你暂且留下你的脚步吧,你难道没有听说,那连天的芳草,已经阻断了归路。“归路”一词,既指春天的归路,也指词人归家的路。春天的归路终无可阻,但人却滞留天涯,终不可归去。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可是,春天不管你怎样挽留,它不发一语,依然匆匆离去,只有屋檐上的蜘蛛网,还在整日殷勤地挽留,但也只网住一点暮春纷飞的柳絮。

春天象征着美好的年华,象征着内心美好的愿望。年华像春天一样逝去,内心的美好愿望,还能经受住几次风雨摧折呢?

词的下阕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写词人的志向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长门即长门宫,皇后陈阿娇失宠,被幽禁在长门宫中,她听说司马相如辞赋写得好,于是奉黄金百万,请司马相如为自己写赋,司马相如为她写了《长门赋》,呈给汉武帝,武帝读后很感动,陈阿娇复得宠幸。蛾眉: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文人常用来比喻自己的才华与情操。相如赋:即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深居长门宫中的陈阿娇,多么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但约定的佳期一再延误,因为她那美丽的容颜遭人嫉妒,被人中伤。即使能有千金,买得司马相如的辞赋,但自己内心的脉脉深情,又能向谁诉说呢?阿娇能向武帝陈情,但词人心中的志向,却无人理解,不知向谁诉说。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玉环飞燕,即杨玉环赵飞燕,古人认为这二人善妒惑主,是红颜祸水的代表,在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小人。

你们这些搬弄是非的人,不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没有看到,杨玉环赵飞燕,都化作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内心的郁闷,最让人痛苦,且不要去倚着高高的栏杆远望,那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为什么夕阳会让人断肠,因为夕阳落下,一天又过去了,春天又过去了一天,年华又逝去了一天。时光如此急促,但内心的理想却始终无法实现,怎能不让人断肠呢。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关文章:

千古妙词,堪称一绝,辛弃疾的这首戒酒词,读之令人捧腹大笑

辛弃疾最“狂”的一首词,其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

辛弃疾这首明月词,竟写到月球绕地球旋转,比李白苏轼更有想象力

辛弃疾最深情的一首词,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终于找到了你

辛弃疾最经典一首词,写尽人生艰难世途险恶,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

相关文章

诗词|精选78句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值得收藏细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六年级上册古诗《过故人庄》文本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心思想】《过故人庄》这首诗描写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表达了诗人...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87《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何记忆?诗名:过故人庄。拜访老朋友的田庄。作者:孟浩然。诗词:一、二句:故人具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借重阳节写情的优秀诗词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节日素有登高祭祖、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

笔墨诗抄·第9期 | 杜甫:秋兴 | 原创:终南雨后

『 笔墨诗抄 | 第9期 』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原创《终南雨后》/文/《终南雨后》雨后青山静,日出满目新。悠然寻古韵,当属辋川人。===============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杜甫《秋...

杜甫晚年在夔州,写了一组诗,被后人誉为“人间绝响”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待了两年,他是从四川出发准备出三峡然后北上回洛阳的,却因为时局的动荡,只能暂时羁留于此。夔州与杜甫,好像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相遇,他并不打算在此停留,当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