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品读 | 表扬和批评,哪种教育方式效果更好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3

*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3期内容

看到班主任聂老师在孩子的班级群里发了张照片:是一群身穿墨绿色上衣、浅灰色裤子并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学生。虽然孩子们的个头、胖瘦各有不同,但清一色的校服,让着装统一的他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整齐之美。聂老师还在发出照片之后附了一条信息——表扬这36名自律而优秀的同学!学校有每周一、三、五校服日的规定,按着装要求那几天应该穿校服。

我想起聂老师第一次发照片表扬在校服日穿校服的同学,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事情。当时穿校服的学生少到只有个位数,几个稀疏站在讲台上被老师表扬的孩子中就有我儿子。其实他平时也不喜欢穿校服,结果那天被老师看到并表扬后特别兴奋,回家后他跟我说:“妈妈,以后的校服日我都要穿校服!”

我不禁感慨这表扬的力量——从那以后,儿子严格要求自己,不在规定的校服日里也几乎每天都穿着校服了。有一次,因为第二天是校服日,而头天恰好给他洗了还未干透,他竟穿着那套半干不干的校服去了学校。他们班里喜欢穿校服的同学也是越来越多了,聂老师隔三差五就会拍张合影发到群里。在老师不断地表扬之下,坚持在校服日里穿校服的同学,由开始的几个渐渐发展到现在的36个,站了满满一讲台。

我暗暗佩服聂老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她对自觉穿校服的同学公开表扬,激励他们更加自律;另一方面,对其他未能主动穿校服的孩子来说,又成了一种鞭策。她激发了孩子们的内驱力,才有了后来积极的局面。

在跟儿子的聊天中,我得知同学们都很喜欢聂老师。作为班主任,班里所有大小事她都得管,却极少发脾气。对于一时犯错的同学,也从不当众批评,而是私下里温和劝导;而当其稍有进步时,即刻会在班级里公开表扬。

与聂老师教育方式相反的另一位老师,则每天都在班级群里发布批评名单:哪个同学没按时完成作业,哪个同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其实作为家长,我们能看出来这位老师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任,她总是能够关注到细节,并把问题一针见血指出来。这样做的初心,也是希望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以做出向好的改变。

可事与愿违,她发在群里的批评名单一天天有增无减层出不穷,还有几个名字屡屡亮相,然而未见一丝改变。相较之下,孩子们对这位动辄批评人的老师就有了抵触情绪。有的孩子被批评得次数多了,甚至有了“破罐破摔”的无所谓心理。那些不在批评名单里的孩子们,觉得这事反正跟自己无关,只是当个看客而已,事实上也起不到任何督促作用。

那么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方式,究竟哪种效果更好,答案已经明了。我们不反对以批评的方式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但一味地批评,可能只起到了表面震慑的作用,处于成长中的孩子由于羞愧和被当众打击,而产生抗拒心理,成为向好改变的行动阻力。

老师教导学生如此,家长教育孩子亦然。

作者:胡蝶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相关文章

白居易最忧伤的一首诗,经历过的人才能读懂,读一次哭一次

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能在人海中相遇,本就是一种缘分。但有些人来到你的生命,留下了难以遗忘的温暖,却无法陪你走到最后。正如大唐诗人白居易,世人皆知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是大唐最潇洒、最乐天的诗人,但你可知...

顾城最经典的8首短诗,你都读过几首?值得慢慢品读

顾城说: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世界很大,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或喜或悲,跌跌撞撞,在这之中,我们便学会了顺应生活,无论喜欢或者是不喜欢。于是,我...

落落续句诗: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

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上联:滴滴椿萱泪上联:今朝别去乡关月上联:月圆人聚散下联:黄花篱外寂寂开,云里雁徘徊,今宵同看乡关月,月满楼台·——抛砖引玉、落落诗词原创——七绝...

【经典悦读】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责任编辑:罗荣滔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

唐诗品鉴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古代的风俗,是要登高祈福,思念亲人的。这一天...

行草唐诗书法及欣赏(36)绝句二首(下)唐·杜甫

绝句二首(下)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什么时候才是我归乡的日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