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史上最豪放的10大宋词,惊艳千古,哪一首才是你心中的第一?

booxun2个月前 (07-29)知识百科4

词刚流行时,应该是在晚唐五代,不过当时主要是“花间词”,像温庭筠、韦庄虽然他们的诗庄重大气,可写起词来,基本不离风花雪、爱恨情仇、小楼东风、画屏香雾,,美是美,但总感觉给人一种软软糯糯的气息,少了点“爷们儿”气。

直到北宋初年,词坛基本被“婉约派”统治,世人评价词也只是诗余、词媚……上不了“正道“。

直到范仲淹写出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词才第一次露出硬汉气质 —— 原来词不止能写情情爱爱,还能写边塞风沙?

后来苏东坡这一位大神横空出世,他觉得词也能像诗一样,万物皆可入词,于是他他大胆创新,把诗的题材、意境、气魄一股脑儿灌进了词里,这样一来词也成为了表达家国天下、个人壮志的容器,豪放词就算正式“立户”了!

国家动荡时,越来越多的爱国词人开始用词来表达自己,他们把金戈铁马、恢复河山、的热血悲欢融入词中,这使得豪放词影响更加广泛。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历史上十首炸裂级别的豪放宋词,哪一首才是你心中的第一?

【1】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当陕西经略副使时,守着西北边疆。离家万里,又是秋天,他没有大部分文人逢秋天 悲寂寥,偏说边塞风景异,再把边塞军营的风声、号角声、马叫声融入词中,又把战士们想回家,但“燕然未勒”回不去这种“矛盾又悲壮”的心情融入其中,让这首词的风貌迥于当时作品,堪称北宋“边塞词”、豪放词的开山作品。

【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开篇就是“大江东去”,气势直接拉满!眼前仿佛看到长江奔腾不息,浪花把历史上的英雄都“淘”走了,这时空感、历史感,太宏大了!

写赤壁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感超强,又险又壮,读着都感觉心跳加速!

缅怀周瑜“雄姿英发”,感叹自己“早生华发”,虽然有感慨,但整个调子还是雄浑苍茫,一点不颓废。这就是站在宇宙角度看人生的豪迈!

在苏轼之前的词坛,还没人这么写过。

【3】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遥遥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是改革家,写词也带“改革风”。别人写金陵(南京)怀古,要么叹“六朝旧事随流水”,要么哭“商女不知亡国恨”,他倒好站在山顶“登临送目”,一眼看尽长江的壮阔,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古人总在这儿叹气有什么用?真正的英雄,得从历史里学教训,干实事!”

这种气势宏大,思虑深远的词风,“不矫情、重行动”的格局,一扫五代以来绮丽软绵的词风。

【4】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战歌,是民族英雄在国仇家恨面前的最强音!

为了国家和民族,那种视功名如尘土的牺牲精神悲壮又豪迈!那种对敌人的切齿痛恨和必胜的决心强烈又痛快,整首词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和战斗意志,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英雄气,时隔千年,读起来仍然是血脉贲张!

【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九句简直像看一部高燃的战争大片,写出了军旅生活的雄壮豪迈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且看“醉里看剑”是向往,“梦回吹角”是回忆,“沙场点兵”是气势,“马飞快”、“弓霹雳”等场面,太飒了!

最后一句是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前面的“壮”更显悲凉,但这悲凉本身也是一种深沉的力量。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66岁时写的,他站在北固亭上,怀古抚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仅仅十二个字,就把刘裕北伐的所向披靡、威震天下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画面感、力量感爆棚!

结尾用老将廉颇的典故,表面问自己还能打仗吗?其实是骂南宋朝廷:你们到底要不要我这个“老战士”?词里有不甘、有愤怒,更有“老骥伏枥”的倔强。

【7】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是“一生都在等打仗”的诗人。他年轻时去南郑前线,骑马射箭、画地图,结果朝廷主和,把他调回老家。

这首词里,他回忆“当年万里觅封侯”的热血,对比“身老沧洲”的无奈,最后三个字“泪空流”——不是哭自己,是哭国家没机会翻身。这种“理想被现实碾碎”的痛,在整首词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8】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送朋友去金国当使臣,表面夸 “这是尧舜禹的地盘”,实则骂 “这里该有几个不向金人低头的硬骨头”。他说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金国蹦跶不了几天,宋朝必赢!

整首词立意深远,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使人振奋,令人鼓舞。

【9】

《念奴娇·过洞庭》(选段)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把广阔的洞庭湖比作“玉鉴琼田三万顷”,自己就像湖中的“扁舟一叶”,人在天地间何其渺小,但心境却“表里俱澄澈”,与天地融为一体。

他把西江水当酒舀来,把北斗星当酒杯,邀请天地万物来做客!这气魄、这想象力、这物我两忘的境界,简直是“天人合一”的豪放巅峰!太潇洒,太超脱了!

【10】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睡,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文天祥被元朝关押时,朋友来告别,他写这词当 “遗书”:镜子里脸都熬老了,但 “丹心” 还在。最绝的是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学蔺相如砸柱子,学诸葛亮吓退司马懿,就算死也要当硬骨头。就算明天砍头,今天也要把 “丹心” 焊在灵魂,豪放可见一斑。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好文

相关文章

10首经典诗词:初读只觉惊艳,再读已是人生

或许你曾与一行诗句蓦然相逢,如遇前世的月光,在平仄间照见自己的模样。那些穿越千年的墨痕,总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咬住你的心跳。诗人将半生风雪凝成几个韵脚,我们却在重读时,听见了自己灵魂的轻响。有些句...

10首诗,体会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

谈到杜甫诗歌的特点,总少不了一个词,那就是“沉郁顿挫”。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都晓得,“沉郁顿挫”这个词也常用作名词解释。杜甫的沉郁顿挫,主要是来源于杜甫诗歌中的感情基调和韵律起伏抑扬顿挫,这一...

元好问《雁丘词》是写情之作吗

作者:徐晋如(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金代文宗元好问,号遗山,他的《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一向被认为是歌颂爱情的杰作: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

书法图集欣赏:杜甫《绝句》三首

楷书:杜甫《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行书:杜甫《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楷书:杜甫《绝句》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咏春景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平常语道出平常景,却非一般人所能言,于纯写景之中,赋予了一片深情,感人至深,可谓是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美丽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杭州记忆~苏堤春晓》

2020/04/04清明之日,杭州天气温和多云,上午9时许从下沙奥特莱斯骑单车到文海南路地铁1号线,经过出示健康码,安检,测体温,刷卡上车,地铁车厢人不多,都有座位,出行人都带口罩。地铁1号线是从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