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初中语文古诗学习资料之11—— 《己亥杂诗(其五)》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①东指/即天涯。
落红②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注释】
①〔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②〔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中看日落西斜向远处延伸,离开京师,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而是化成了春天的泥土培育新一代的鲜花。
二、【文学常识】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三、【写作背景】
龚自珍素有大志,想改革时弊,但为官多年依然沉沦下僚,备受排挤。他终于看清了朝廷的腐败,48岁时,决心辞官南下,从事教育,寄希望于未来。
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四、【主旨】
本诗将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五、【鉴赏】
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答:这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这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在比喻中,融入议论,借“落花”自喻,表现出诗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此来表达他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3、“浩荡离愁白日斜”是如何表现“愁”的?
答:“浩荡”本指水势汹涌,这里用“浩荡”修饰“离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愁的深广,同时以“白日斜”加以烘托,更突出了诗人心中离愁的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