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岳阳楼记》是什么?(《岳阳楼记》是什么生肖)

booxun2个月前 (07-24)知识百科4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无界的混沌体。经济无界、军事无界、信仰无界、文化更无界。

一篇《岳阳楼记》读领世界。《岳阳楼记》全文仅368个字,诞生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其文在河南邓州花州书院由范仲淹创作,官驿快递送往岳阳,由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石,著名篆刻家邵竦篆刻,以石屏风之形式立于岳阳楼内一楼正堂。此后数百年间,天下人争相传诵,世人将此文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苏公书法、邵公篆刻并称为“巴陵四绝”。

九百七十余年过去,时光的洪涛冲洗掉了苏舜钦的书法,岁月的流淌带走了邵公的石刻,风雨的挠剥摧毁了滕公重修岳阳楼的老样,唯有《岳阳楼记》这篇短短的小文章,不仅没有随前三者的消逝而磨灭,不仅没有被历史的雄雄烈火而化为灰烬,反而随着历史的浸润而风光无限,愈加充满活力,成为人类的精神火炬,以其积蓄的无穷能量和闪烁的无限光茫,点燃了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而闪闪发光。据统计,全世界旅于岳阳前来瞻其尊颜者,已达芸芸五亿之众,是何之美貌、美容、美身、美之内涵,让天下众生甘于累此劳顿,亲睹其魅力,笔者实无力能解其谜,也许是《岳阳楼记》之灵魂让人萦绕心间吧,也许是《岳阳楼记》的记与世人的志相吸而至吧,也许……

一篇《岳阳楼记》浓缩了一个世界。《岳阳楼记》是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人,大写的人。她的上部头很小,胸、身、腰、腹非常丰满,她的腿、足相当结实,因而像一个巨人,立得稳,经得风,淋得雨;她有悲有喜,有忧有乐,有阴有晴,有暗有明,有醒有醉,她有思想,不怕雷霆万钧,风霜雨雪,一站就站了近千年,屹立于华夏文化之巅,充满不朽的生命活力,能做到像《岳阳楼记》中所推介的人那样,这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岳阳楼记》如一个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团结的民族,一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的民族,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民族。她展示了民族的骨气,担纲了民族的脊梁,贡献了民族的美丽,塑造了民族的形象。《岳阳楼记》是中华民族的缩影,她引领全民族以进亦忧,退亦忧的情怀,互帮互助,民族只有成为一个整体,方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岳阳楼记》正是把桃花源的意境,互帮互爱,互忧互乐,没有纷争,不知有悲的天堂生活凝结成民族的福境,使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仙境带给了人们。

《岳阳楼记》是一个家,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良辰美景,山村炊烟,家圆业就,子孝孙贤,繁衍生息,达官贵人,平民草根,一览无余。打断骨头连着筋,庙堂江河一家亲,百姓忧皇帝,朝廷爱民众,北宋是一个大家庭,朝廷教诲子民,民众热爱社稷,帝忧其民,民忧其君,君民平心,民君一体,这个家就是宋家,就是大家,就是中华之家。《岳阳楼记》是一个国家。一个象征权力意志刚强的国家,有秀美山河,有景明气象,有皓月浮光,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也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内忧外患,猿啼大灾大难……国兴我幸,国忧我忧。

《岳阳楼记》给宋人以提醐灌顶教化之效,正因为如此,忧乐之言亦为后人视宋人社会意识的渊薮,自此,忧国忧民情怀便开始充盈宋人的思想内核,成为治国之主纲,也为北宋后来的改革立下不朽之功。《岳阳楼记》是一本厚重的史书。她穿越了五千年文明史,记述了上下求索的先人们的足迹,承载了华夏的灿烂辉煌,演绎了五千年华夏的艰苦史、成长史、建设史、君臣史、社会史、军事史、政治史、地理史、教育史、悲喜史、忧乐史、传承史,她的意境、她的构思、她的抒情、她的议论、她的手法、她的音调、她的纪实,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再现,她昭示的官品、人品、文品、景品永远闪烁着至高的精神信仰和光辉。

《岳阳楼记》是世界的灵魂。首先她是官员的灵魂,我们且可称为“官魂”,官员若遵循了《岳阳楼记》的中悲喜论、忧乐论,无容置疑,绝对会是一个好官,民众称道的官,千古不朽的官,反之则亦然。其次她是民众的魂。民众有了《岳阳楼记》的两不愿景,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心芥,没有了算计,没有了欺骗与私欲。再次,她还是全世界之魂。大千世界,吵吵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一片天,为一块地,为一域海疆;为一个人,为一个国,为一个洲,为一抹红颜,生死搏杀,数千年战而不止,成千上亿芸芸众生死于非命,灭于刀枪,命绝兵火,为了什么?为了利,为了名,为了悲,为了喜,为了忧,为了乐,却忘了魂。只要世人能静下心来,放下一切,放弃心患,读了这《岳阳楼记》,则可在五分钟内,立马看穿、看透、看远、看淡世间之一切,但却绝对不会看破,不信,君试试。故曰:《岳阳楼记》是世界之灵魂,魂者,魄也,阳气也。

历史的车轮总在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自强不息,繁荣发展进程中,总有一种重精神在维系着、支撑着,伴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行。“忧乐”之思想古来有之,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之理念,从春秋战国时,屈原的《离骚》的忧国忧民到两汉《乐府》的歌行,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忧乐”思想从不间断,到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先后”论,这种忧乐思想更是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杆。虽然范公这个理念是处于千年之外的一腔思想与生命的感慨,而其精神之高度,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如人类一座挺拔的高山,“忧乐”思想从范公始,上升为“忧乐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所崇仰的思想和行动之准则,并同时成为人类历史不朽的精神丰碑。(黄军建)

相关文章

读诗词|辛弃疾最著名的20首词,让孩子领略宋词的魅力

资料转载来源于:萌智https://www.toutiao.com/a6808752332709298696/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

穿越千年!看看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九九”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而秋天也是一年非常好的时令在古代重阳这一天人们都要家人团聚、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玩菊花让我们穿越千年一起来欣赏古人诗词里的重阳...

月圆人团圆,30句创意中秋祝福语温暖你心!

一、打破传统,让祝福更具新意中秋佳节,亲朋好友间的祝福语总是离不开“中秋快乐”。然而,年年如此,未免显得有些老套。为了让你的祝福更具特色,本文为你整理了30句新颖的中秋祝福,让你在这个中秋节脱颖而出。...

历史上这些关于中秋的经典对联,不仅有难度,还很有趣

今天是中秋佳节,三五好友在赏圆月、品美食的时候,不来点对联怎么能行?历史上这些关于中秋的经典对联,正好派上用场。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纪晓岚号称“对联大师”,然而有一年中...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诗人杜甫身居白帝城,浮想联翩,联想到许多往事,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书法演绎诗文:原文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麟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里,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

品读《秋兴八首》梦回大唐 看杜甫笔下的“秋” 每依北斗望京华

秋天,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本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然而在李绅的笔下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秋天,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本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浪漫季节,然而在曹丕的笔下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