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背古诗词-00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booxun2个月前 (07-24)知识百科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释义

1、杜少府:指的是诗人的一位友人,姓杜,担任“少府”一职。这里的“少府”可能指县尉,即县级官员,负责地方治安和司法事务。
2、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3、三秦:指项羽分封三位秦朝降将所统治的关中地区,现为陕西省的别称。
4、五津:指蜀地的五个渡口,象征友人赴任的目的地。
5、宦游人:指在外地做官的人。
6、无为:不要。歧路:指分别的路口。儿女:指年轻人。沾巾:指流泪。


译文

长安城的城门和宫殿周围是三秦大地,我在这里眺望着远方的风景和烟雾,那里是你要去的蜀地五津。我和你一样,都是在外地做官的人,因此更能理解彼此离别的情感。只要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所以,不要在分别的路口流泪,像年轻人一样悲伤。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的一首送别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豁达的胸怀。诗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展现了友人远行的背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同为宦游人的共鸣,增强了离别的感同身受。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升华了友情的内涵,表明真挚的情谊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最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悲伤,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又充满了对友情的坚定信念,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知识点

1、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初期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年少时便以文才闻名,九岁能作文,十六岁中进士,被誉为“神童”。因性格刚直,仕途不顺,曾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触怒唐高宗,被逐出王府,后又遭遇种种波折,曾被贬为虢州参军。约676年,王勃在探望父亲的途中溺水身亡,年仅27岁。代表作还有《山中》《滕王阁诗》等。
2、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四位著名的文学家,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王勃溺水传说:王勃因仕途不顺,被贬为虢州参军。后来,他决定前往交趾(今越南北部)探望被贬为交趾县令的父亲王福畴。在途中,他经过南海(今广东、广西一带),渡海时遭遇风浪。据传,当时海上风浪极大,船只颠簸不稳。在风浪中,王勃不慎落水。尽管船上的人尽力营救,但由于风浪太大,未能成功。王勃最终溺水身亡,年仅27岁。他的早逝令当时文坛为之震惊和惋惜。

相关文章

孟浩然《过故人庄》:唐朝宅男的“农家乐”

诗文名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一首名诗,但诗中并没有“齐鲁青未了”的名山,也没有“...

10首诗,体会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

谈到杜甫诗歌的特点,总少不了一个词,那就是“沉郁顿挫”。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都晓得,“沉郁顿挫”这个词也常用作名词解释。杜甫的沉郁顿挫,主要是来源于杜甫诗歌中的感情基调和韵律起伏抑扬顿挫,这一...

微海报 | 九九重阳 这些诗词你还记得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 唐 ] 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韵》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首》文/春芳其一彩蝶纷飞恋茂林,卧牛顶上景妍森。多情语燕寻知己,无力鸣蝉惜寸阴。老柳清风催画笔,小桥溪水伴琴心。日沉闲看虞山月,偷耳聆听石洞砧。其二松影过窗日渐斜,菊香吐蕊溢芳华...

绝句是怎么练成的?阿来继续开讲“杜甫 成都 诗”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说不尽的唐诗,聊不完的杜甫。4月8日下午3点,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杜甫 成都 诗”系列讲座将迎来第十三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讲题的延展,讲座的话题...

「知声·古诗词」李煜《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李煜 朗诵/周达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