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辛弃疾的这首词鲜为人知,所描写的景色,却令人心旷神怡

booxun2个月前 (07-23)知识百科12

空山新雨,明月清泉,古典诗词中的景色,总是能给人带来别样的美和韵味。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生查子·游雨岩》,来一同邂逅古典诗词中的美丽景色。

顾名思义,辛弃疾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色,就是他游览雨岩时的所见。“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因岩中有泉水飞出,如风雨之声而得名。而根据地点是雨岩来看,可知此词应写于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今属江西上饶)时。

虽然这首《生查子·游雨岩》,相比较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名篇来说,显得鲜为人知。但是它所描写的奇妙景色,却是能够令人心旷神怡。

《生查子·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首先,我们来看词的前四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它写得是辛弃疾游览雨岩见到的清溪景色。即溪水中映照着溪边游人的影子,蓝蓝的天空则倒映在溪水中。天空上有飘动的浮云,游人们就走在这飘动的浮云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游人并不是真的在行云里,而是游人、天空、浮云都是通过清清的溪水映现出来的景色,所以才有了“人在行云里”这样奇妙的景色。更为难得的是,它还不是被定格住的画面,而是整个画面全部都处于变化之中的。

也就是说,短短二十字,便把流动的溪水,漫步溪边的游人,飘动在空中的白云,描绘得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组溪水、游人、天空、浮云共同组成的动态画面,可以说是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然后,我们再看词的后四句“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它的意思是说,我在放声高歌,究竟谁在应和?只听那空幽的山谷中清音响起。那清音不是来自鬼怪和神仙,而是桃花盛开时节的流水声。由此可见,后四句旨在通过声音来表现雨岩的独特风采。

“桃花水”,指的是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黄河等处水猛涨,称为桃花汛。如此一来,空谷潺潺的流水声,加上词人飘荡的歌声,就使得本来寂静的山谷徒然有了生气,前四句中所描绘的动态画面更是有了配乐。可以说辛弃疾整首词组成在一起,就是一个记录雨岩景色的短视频。

当然,从“高歌谁和余?”来看,最终只有空谷清音。或许这是一种“高山流水少知音”的体现。即辛弃疾遭受排挤,最终只能闲居家乡,其内心充斥着的是有志难伸的苦闷和寂寞。但不管怎么说,辛弃疾这首《生查子·游雨岩》所描写的景色,是美丽生动,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白居易两首《长相思》比较!

先看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闺怨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句...

宋词豪放派第一人,辛弃疾经典的6首宋词,你可能都没有读过

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分享精彩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善莫大焉。本文分享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精彩的6首词,这些词知名度并不高,但水平很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

战国时期确定为节日,唐朝开始放假,不一样的节日,《蜀中九日》

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朝被人们定为节日。民间在这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国人常在此日祭祖和推行敬老活...

重阳|最美九图九诗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

少年心怀多孤傲,笔走龙蛇写寂寞:怀素《秋兴八首》赏析

怀素的书法拓本网上比较多,但是看到大家如此喜欢,我也乐于转发来给大家欣赏,顺便高谈阔论一番,出错之处诸君万勿见笑,喜欢就收藏起来,或者转发给你的好友欣赏,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赏析一下怀素的《...

杜甫诗话|开口咏凤凰

杜甫没想到,幼年时离凤凰那么近,成年后凤凰受尽约束。天宝六载(747年)应试,因李林甫的奸计,全部士子落选。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现实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他因此更了解民生疾苦。他看见了上层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