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事迹简介:孔子童蒙养正习六艺
(三)孔子童蒙养正习六艺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到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在大家庭内面对两个后娘、九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和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哥哥。在這样的处境下,其母颜征在只好带着孔子离开叔梁纥家,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一个偏辟的阙里住下,靠母亲颜征在打零工维持生活。
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的封地,周公的长子伯禽到鲁国时带去许多典章文物,这些典章文物在鲁国长期保存下来。所以,鲁国的古典文化在春秋各诸侯国中是最多的。孔子自幼成长在這样的环境中,对孔子的教养和成长,特别是学习六艺文化将有重大影响。
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6年)孔子六岁。开始"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意思是:孔子六岁时,与儿童模仿古圣先贤做礼仪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古代祭祀和宴会用的两种礼器)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這些游戏活动就是六艺中礼乐文化的影子。
子曰:"吾少时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结合当时孔子的家庭情况,为了家庭基本生活,孔子在小时侯,什么技能都学习,如习演六芝文化技能;什么活都干,如一些大家不乐意做的累活和粗活。孔子童年艰苦生活所培养的兴趣爱好,促进了他对六艺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为孔子此后成为多才多艺的大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现代诗句为证:
自幼礼乐多积淀,
童蒙养正学先贤,,
习演六艺图上进,
孔子功夫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