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教师节:三首古诗,致敬所有老师,愿光阴不老,许她们岁月静好

又至九月十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当孩子们稚嫩的“老师好”在走廊回荡,我们迎来了第39个教师节。这一天,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却有无数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讲台上未凉的茶水、作业本上用心的批注、放学后仍在答疑的身影……而千百年前的古人,早已用凝练的诗句,写尽了师生情长与师者的光芒。今天,就让我们透过三首古诗,读懂老师的一生,也把最深的敬意与祝福,送给每一位点亮过我们人生的师者。


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师者,是燃烧自己的“燃灯人”


唐代李商隐的这句诗,原本写的是深情,却成了师者一生最贴切的写照。


你还记得吗?上学时总有那么几位老师,早读课比学生到得还早,晚自习走得比谁都晚。他们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改不完的试卷和教案,红笔芯换了一支又一支;他们的声音,总在讲课中不自觉拔高,久了便落下咽炎的毛病,却从不会因为嗓子疼耽误一节课。


就像那位山区的老师,守着一间教室、几十个孩子,一待就是三十年。从青丝到白发,他把外面的世界“讲”给孩子们听,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满知识的地图,最终目送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出大山,自己却留在了原地,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直到烛芯成灰,也把光留给了别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的“丝”,是讲不完的知识点,是改不完的作业,是深夜备课的灯光,更是藏在心里的牵挂——牵挂那个成绩下滑的孩子,牵挂那个家里有困难的学生,牵挂毕业多年的学生是否过得好。他们从没想过“回报”,只愿自己的“丝”,能帮孩子们织就更好的未来。


其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者,是藏在细节里的“引路人”


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尽了春雨的温柔,而老师的爱,恰如这春雨,无声无息,却滋养了我们的一生。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多的是藏在日常里的“小温暖”:考试失利时,他悄悄递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灰心,我相信你”;犯错时,他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蹲下来和你讲道理,让你明白“错在哪里”;甚至是课堂上你走神时,他轻轻敲了敲你的桌子,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认真听讲”的提醒。


我曾遇到过一位语文老师,我从小怕写作文,每次交作业都忐忑不安。直到有一次,她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你的文字里有生活的温度,再大胆一点,你会写得更好。”就是这句鼓励,让我慢慢敢写、爱写,直到后来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如今想起,才明白那不是一句简单的评语,而是照亮我兴趣的一束光。


老师的“润物”,从不是刻意的“教育”,而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像春雨滋养大地,他们用温柔与耐心,悄悄抚平我们的不安,点燃我们的热爱,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稳、更有力量。


其三:“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师者,是不问收获的“播种人”


唐代白居易的这句诗,是对师者最好的赞誉:当桃李遍布天下,又何须在堂前再种花草?老师的“收获”,从来不是名利,而是学生的成长与成就。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毕业多年后,学生带着喜讯回到母校,告诉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我找到好工作了”“我也成为一名老师了”,这时老师脸上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灿烂。他们从不记得自己教过多少学生,却能清晰说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却会因为学生的一点进步而骄傲许久。


就像那些退休的老教师,家里最珍贵的“宝贝”,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沓沓学生寄来的贺卡、一封封手写的信。他们会翻着这些“回忆”,和家人念叨:“这个孩子当年很调皮,现在成了医生;那个孩子不爱说话,如今成了工程师……”语气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


老师就像播种人,在我们心里种下“知识的种子”“善良的种子”“梦想的种子”。他们不期待“回报”,只愿我们能在各自的领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


结语:愿光阴不老,许老师岁月静好


有人说,老师是“第二个父母”,因为他们不仅教我们知识,更教我们如何做人;有人说,老师是“人生的灯塔”,因为他们在我们迷茫时,为我们指明方向。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会累,会疲惫,会因为学生的不理解而难过,会因为家人的牵挂而愧疚。但站上讲台的那一刻,他们总会把最好的状态留给学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学上。


今天,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愿我们能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愿光阴能对他们温柔以待,让那些批改作业的深夜不再漫长,让那些操心的日子少一点疲惫;愿岁月能留住他们的笑容,许他们平安、健康、岁月静好。


最后,致敬每一位师者——谢谢你们,用一生的时光,做我们成长路上的“燃灯人”“引路人”“播种人”。你们的付出,我们永远记得;你们的光芒,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相关文章

25句古文精华,句子虽短,哲理悠长!

《尚书》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简析】以捉弄他人为乐,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太过沉迷于某一事物,就会丧失斗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宁,别人的言论也要符合道才能让人接受。《春秋》私视使...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梁启超评:荡气回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辛弃疾的一首经典词作《摸鱼儿》。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

李煜和苏轼各写下首《蝶恋花》,都有千古名句,到底谁更有水平?

说苏轼是宋词一哥,想来持不同意见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苏轼写词能婉约、能豪放,在两宋文人中,论单篇实力辛弃疾、李清照等人或许有些作品能与之相媲美,但论整体实力,他们都是难与苏轼相比的。而放眼千年文坛,如果...

杜甫酒醉丧生

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被誉为“诗圣”。他有一个癖好,喜爱饮酒,而且他最后竟死于醉酒。杜甫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酒的名句。他在《醉时歌赎郑虔》中写道:“得...

初秋诗词|领略清秋之美

初秋明朗,碧空云卷云舒,金风细细,一叶落而知秋。舒爽的秋风,带着丝丝清凉,温柔袭来;初秋的诗词,则带着几分浪漫和整个秋天的诗意,随风而来。《初秋》唐 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

七律 · 情满中秋

文 / 乔维祖.雨醉乾坤恋仲秋,金风习习送绵柔。含情玉露话团聚,添彩霜华说秀楼。月饼味浓云雾染,菊花香谢土神酬。千山万水冰轮亮,灯火攀星天界游。.#醉美中秋赏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