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分享_论语的感悟分享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以前所学而能体悟出新的道理,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浅解:温故知新可以有三种解释:1随时学习新的知识,而有所收获。又不忘继续研究已得之学,不忘不失过去所学。如此好学,可以为人师。
2温习过去所学而每有所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这是由温习过去所学而发明新义,有新的领悟、收获。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是老师,能做参考借鉴。不忘不失过去所学,记忆深刻,理解透彻,则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演变。好比历史,我们对历史很了解,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再结合自己及身边的人的人生经历、经验、体悟,就能八九不离十的大致推测出未来的发展演变。
温习学过的东西,能有新的收获,主要原因是自己有所长进。反过来讲,温故不能知新,表示自己没有长进。自己之所以会长进,是有真正老实的去力行实践所学的道理,在力行的过程中有新的体悟。这就告诉我们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帮助行,行加深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温故是方法,知新是目的。没正确方法、明确的目的,则温故不过是复习、温习,记得牢却无什么作用。只有温故而知新,才有资格为人师表。从旧的开创出新的,虽有变化,却不能违背根本的道理。
学习以前没学过的新的东西,也叫知新。终生学习就是不断求取新知识,求得知新的扩展。一方面温故,一方面知新,双管齐下,效果当然更好。活到老学到老,适应时代不落伍,生活就有乐趣。
老师教书教材差不多,若只是不断熟读过去的资料,没新的领悟,上课照本宣科,背背讲义,那不够格当老师。老师有责任把自己的知识、观念、心得、体悟教给学生。
老师最大的悲哀是没有教出胜过自己的学生,要么老师没好好教,自己没长进,要么学生没用功,老师没给他好的启发。老师温故知新对学生是好的示范,学生就能跟着老师的脚步继续前进。
牛顿说我只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把别人研究成果作基础,在他们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学生也一样,自己好学,老师又把保贵的经验、心得、体会等用心教给学生,学生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基础上,最后能超过老师也就不奇怪了。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