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孺子牛”典故是什么?_孺子牛指的是哪位人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甘作螺丝钉,敢当孺子牛。"

——郭沫若《满江红·赞雷锋》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

那“孺子牛”的典故到底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孺子牛”

常用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孺子牛”的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哀公六年》。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景公特别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荼。有一回,齐景公嘴里叼着绳子,扮成牛的模样让荼牵着玩。这画面想想就挺有趣,一国之君为了逗孩子开心,放下身段当起了“牛”。不过,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小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还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拉折了。后来齐景公病重,临终前遗命立荼为国君。但他去世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鲍牧就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牛”就是指齐景公疼爱荼的事。

从这个典故最初的含义来看,“孺子牛”体现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孺子牛”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演变。

现代社会中,“孺子牛”更多地被赋予了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鲁迅先生在《自嘲》中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让“孺子牛”的这一崭新意义深入人心。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在文化战线上,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做人民的“孺子牛”,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我们身边,也有无数像“孺子牛”一样的人。

比如那些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还有辛勤耕耘在教育岗位上的老师们,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培育着祖国的未来;

以及默默奉献在各个基层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孺子牛”的典故从最初的亲子之爱,到如今成为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象征,它的演变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都要有一种奉献精神。

让我们都以“孺子牛”为榜样,在生活中践行奉献精神,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怎么样,现在你对“孺子牛”的典故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

不妨把这有趣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一起感受“孺子牛”精神的魅力吧!

相关文章

一生必读53首七言绝句,首首经典,值得收藏(二)

101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02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03赠别二首·其一唐·...

学诗计划|《长相思汴水流》:思悠悠,恨悠悠

这首诗和李白的《长相思》一样,用的是六朝以来的乐府杂曲的形式。 整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漂流时思念心中人,孤苦无依的苦闷心情。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

李煜和苏轼各写下首《蝶恋花》,都有千古名句,到底谁更有水平?

说苏轼是宋词一哥,想来持不同意见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苏轼写词能婉约、能豪放,在两宋文人中,论单篇实力辛弃疾、李清照等人或许有些作品能与之相媲美,但论整体实力,他们都是难与苏轼相比的。而放眼千年文坛,如果...

杜甫诗词里的千古名句:你都读过吗?

1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杜甫 《佳人》2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

每日诗词|杜甫《前出塞》

前出塞九首o其二【唐o杜甫】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注释死无时:时时都有死亡的可能。走马:即跑马。脱:去掉不用。辔头:当泛指马的...

【格律诗词五首】人月圆·月过中秋

作者:东篱雨菊月明千里今何夕,冰魄挂山楣。过鸿时节,人间天上,好梦相追。中宵露白,花黄可掬,花泪如垂。秋情无限,流年似水,且尽荷杯。鹧鸪天·望月有怀月出家山小阁楼,乡心悬露树梢头。旧时欢笑犹萦耳,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