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十月十五下元节,天晴有啥预兆?看看农谚俗语怎么说

booxun1周前 (09-05)知识百科4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二季#

导语

谚语:“十月十五晴,寒风霰雪尽归正”,明天是十月十五,啥日子?有什么预兆?

明天,是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在民间,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老祖宗经过长期的劳动观察和劳动实践,总结积累了大量经验 ,形成了脍炙人口的谚语,指导农业生产和预测天气变化,在农耕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老祖宗总结的谚语说:“十月十五晴,寒风霰雪尽归正”,啥预兆?农历十月十五是什么日子?我是畅谈生活点滴,我们一起谈谈。


一、先看看农历十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在民间,农历十月十五,被道教称之为下元节,是水官大帝圣诞之日。

我们知道,在道教文化中,农历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节,也是元宵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而到了现在农历十月十五,则是下元节。同时,上中下三元节,又分别代表:天官、地官、水官,我们称为“三官”。其中,三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现在,正值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这天也叫“消灾日”,是水官解厄的日子,天地水府,为人解厄;人们进行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期望风调雨顺、消灾降福、国泰民安


二、接下来谈谈:“十月十五晴,寒风霰雪尽归正”,什么意思。

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农历十月十五这个传统节日,它是下元节。下面我们探讨交流谚语的含义。

谚语说:“十月十五晴,寒风霰雪尽归正”。到底说明了什么?有哪些寓意?先看看几个词语。“霰雪”:指的是雪粒子和雪花,泛指大雪纷飞。“尽归正”:“正”指的是农历正月,这里是说一切都归纳、聚集到正月里去了。

不难理解,谚语所说:假如十月十五下元节这天,阳光灿烂,天气晴朗,那么寒风和大雪都聚集到正月里了。可见,正月多是寒风凛冽,大雪飞舞。


三、看看其他谚语,又是怎么预兆的。

刚才,我们探讨交流了农历十月十五天晴的谚语,那么如果这天出现降雨,又会是什么预兆呢?看看其他谚语怎么说。

谚语说:“十月十五雨,寒风霰雪年下止”。这句谚语和上面谚语正好相反,一晴一雨,我们看看下雨有什么预兆。“年下止”:也就是下到过年就停止了,没有了。可以发现,如果农历十月十五这天出现降雨现象,那么冷空气和雪花截止到年前就停止了。

从谚语中看,十月十五雨,说明年前多是寒风侵袭,温度普遍降低,而年后,天气逐渐回暖!

小结

农历十月十五,正是下元节,所也是人们祭拜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的日子,人们把新收的粮食,制作成祭祀食品,用于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

#冬日生活打卡季#

相关文章

学诗计划|《长相思汴水流》:思悠悠,恨悠悠

这首诗和李白的《长相思》一样,用的是六朝以来的乐府杂曲的形式。 整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在漂流时思念心中人,孤苦无依的苦闷心情。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

辛弃疾最经典的1首词 悲壮的气势冠绝古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辛弃疾寄给爱国志士陈同甫的一首词,通过描写早年自己在抗金部队里的豪情壮举,表达了对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也抒发了因年岁已高,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同时也描绘...

毛不易新歌43分钟打破纪录,吉尼斯世界最长和最短歌曲相差639年

毛不易新歌《小王日记》2月20上线,这首歌以音乐日记的方式,将专辑《小王》的十首歌串联了起来,全长43分36秒。严格的说它不能算是一首歌,而是这张专辑的最后的“彩蛋”,用一种特别的音乐形式,将整张专辑...

杜甫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行”读háng还是xíng

闲来无事浏览网页,发现了一个文章,文章大致内容是说小学语文课本中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行“读音为”xíng“,上了这么多年学,后来又当了老师,一直读一行(háng)白鹭上青...

落落续句诗: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

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上联:滴滴椿萱泪上联:今朝别去乡关月上联:月圆人聚散下联:黄花篱外寂寂开,云里雁徘徊,今宵同看乡关月,月满楼台·——抛砖引玉、落落诗词原创——七绝...

江小鱼·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恋恋飞鱼:本名江小鱼,原为天河一红鲮,因沉醉于诗词雅韵,而游弋于清荷诗池,用灵性的文字感知生活,用精美的词韵呈现优雅。《步韵·秋兴八首》其一文/江小鱼迢递流云暗野林,松风雨气两萧森。泉幽潭静山亭晚,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