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风”,借鉴收藏吧!_名家笔下的鹅
1、朱自清《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在这段文字中,朱自清引用诗句,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写春风,展现了春风的柔和、清新,营造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氛围。
2、老舍《骆驼祥子》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笔下的风雨交加的场景十分生动,风在他的描写中好似有了生命,“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和无序,衬托出祥子在恶劣环境中的艰难处境。
3、林斤澜《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林斤澜在文中将江南的春风与北京的春风对比,用“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的温柔、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