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刀光剑影,你绝对没听说过的十首冷门但又霸气的诗句
烽火台的残烟散尽千年,史册里却仍有一串诗句如未锈的刀——
它们不是李白醉后的狂歌,也非苏轼江边的长叹,而是被遗忘在边塞马蹄声里的战书。有人磨剑十年,只为问一句“谁有不平事”;有人披血登城,笑写“忠信应难敌”。
翻开这些诗,仿佛推开一座尘封的武库:杀气凛冽,傲骨嶙峋。若你以为古诗尽是风月温柔,这里的每一个字,都会撕开你的想象。
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十首偏冷门但又不失霸气的古诗名句:
1. 《定风波》·佚名
天地不能容此老,笑傲。一竿风月钓江湖。
无名氏之作,以“天地不容”反衬超然物外的傲气,江湖垂钓的意象更显遗世独立的狂狷。
2. 《对酒》·秋瑾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革命烈士秋瑾以“碧涛”喻革命热血,将个人生死与家国大义结合,悲壮中透出凛然之气。
3. 《庐山诗》·朱元璋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明太祖朱元璋的诗词极少传世,此句却以帝王视角俯瞰山河,气势磅礴,尽显君临天下的雄浑格局。
4. 《投郑先辈》·杜荀鹤
闷向酒杯吞日月,闲将诗句问乾坤。
借酒消愁的文人形象被升华成吞吐日月、叩问天地的豪放之姿,展现文人的傲骨与胸襟。
5. 《漫感》·龚自珍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箫剑并举,象征文才与武略,以“负尽狂名”自嘲中暗藏傲骨,展现文人狂士的孤高。
6. 《题八咏楼》·李清照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罕见的大气之作,以地理空间与政治意象结合,暗含对时局的忧虑与不甘。
7. 《水调歌头·赠汪秀才》·张元干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南宋词人张元干以笔墨为剑,直抒胸中壮志,展现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文人风骨。
8. 《赤壁》·蓝智
雄图霸气两消歇,地老天荒秋一叶。
以赤壁历史为背景,将霸业兴衰归于天地一叶的苍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哲理性的升华。
9. 《送秦光禄北征》·李贺
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李贺以“刺蛟”隐喻征战,剑指边疆的锐气与对凯旋的期待交织,充满凌厉的战争美学。
10. 《水调歌头·小除夕》·左锡璇
欲借吴钩三尺,扫净边尘万里,巾帼事征鞍。
清代女词人左锡璇突破性别桎梏,以“吴钩”与“征鞍”抒写家国抱负,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小伙伴们还知道哪些冷门但又很霸气的古诗词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