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这些桐乡土话,怎么写?_浙江桐乡话方言大全

booxun3周前 (08-27)知识百科3

文 | 郁震宏



1、闪电,桐乡叫“霍险”。清代学者翟灏考证,本字为:矆睒。出《文选-海赋》。

2、汪刺,鱼名。《诗经》里,叫“鲿”。晋朝的郭璞说:南方人叫黄颊。桐乡土话(局部)也叫汪刺为“汪嘎嘎”,正是“黄颊”的转音。音转,也就是桐乡土话说的“叫别”,语言在时间长河中的变化。

3、黑鱼,桐乡人叫鳢头。鳢头,本字是“鳢鲖”。《诗经》:鱼丽于羀,鲂鳢。毛传:鳢,鲖也。鳢鲖,音转为“鳢头”。

3、愚笨之人,桐乡叫“木大”,宋元小说常用词,本字为《说文解字》的“瞒兜”,转音为懵懂、木大。

4、密密麻麻,桐乡土话叫“莽”,比如说“雨下得密”,桐乡人叫“雨落得莽”,莽,本字为“茻”。

5、比较长短,桐乡土话叫“厌”。两个孩子比身高,桐乡人叫“厌厌看”。本字为:傿。

6、卵泡,本字为:卵脬。

7、肿起来,桐乡土话叫“狠”,狠起来。本字为:脪。脪,古音读如“狠”。

8、团子,桐乡土话叫圆子,比如清明圆子,本作“丸子”,宋代避宋钦宗(赵桓)讳,改称“圆子”,使用至今。

9、大便,桐乡土话叫“wu”,本字为“恶”,读如“悟”,《汉书》“青蝇恶”,唐朝的颜师古注解说:青蝇恶,就是苍蝇的大便。

10、洗碗,桐乡东部叫“荡碗”,本字为:盪。《说文解字》:涤器也。


11、一只脚走、跳,桐乡土话叫“猜”,本字为:夊。

12、雇佣,桐乡土话叫“晦”,比如“晦人做”,就是雇人来做的意思。本字为:贿。《说文解字》:贿,财也。名词作动词用,则为以财雇人。

13、给,给予,桐乡土话发音为“贝”、“钵”、“比”等,本字为:畀。《说文解字》:予也。读bi。

14、灰尘,桐乡土话叫“蓬尘”,本字为:塳尘。《切韵》:塳,读若蓬,尘也。

15、适宜、舒服、闲适,桐乡土话叫“安单”,本字为:安倓。

16、聚餐,桐乡人叫“吃朋东”。本字为:排当。宋朝常用词,转音为“朋东”。

17,聪明、智慧,桐乡土话叫 J,本字为:虔。杨雄《方言》:虔,慧也。声转为J。也叫“虾扎”,本字为“奢遮”,宋元常用词。

18、草根、树根、菜根,桐乡人叫“蒲头”。本字为:茇。

19、藏,桐乡人叫囥。本字为“库”,《说文解字》:兵车藏也。库,古音“Ka”,声转为“kang”。

20、白相,玩耍,本字为“婆娑”,《诗经》已有。此黄侃说。

21,惹厌,桐乡土话。明代小说《轮回醒世》卷十五《争趋贵》:既要奉承人,又去惹人厌,吾不解也。又,《吕晚村先生论文汇钞》:引证题夹和正题,是讨好法,亦是惹厌法。

22、土块,桐乡人叫“泥圤头”。《说文解字》:圤,块也。

23、水满、溢出来,桐乡土话叫“陪”,陪出来。《说文解字》:陪,满也。

24、力气,桐乡土话叫“气力”。《史记-吕后纪》:朱虚侯刘章有气力。

25、坏、恶作剧,桐乡土话叫“乌拉”。本字为:无赖。晋灼注《汉书》: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猾为无赖。声转如“乌拉”。

26、货物畅销、卖的好,桐乡土话叫“俏”,本字为:釥。

27、丈夫,桐乡人叫“老官”,本字为:郎君。郎君,古音读“郎滚”,现在广东话大致如此。音转为老官。这就像“大郎”,桐乡人转音为“大佬”。

28、年轻小伙子,桐乡人叫“潮头”、“潮头货”、“潮头囝儿家”,本字为:髫头。髫,从“召”得音,中古与“绍”的读音相近。

29、蜘蛛,桐乡人叫“结蛛”。本字为:蠿鼄。或者:蠿蛛。

30、塞子、瓶塞,桐乡人叫为“针”,比如热水壶针,就是热水壶的塞。本字为:櫼。

31、饭粒,桐乡人叫“饭米碎”,本字为:糂。也写作糁、糤。

32、下饭菜,桐乡人叫菜蔬,也叫过饭。“过饭”一词,其来甚古,贾思勰《齐民要术》:鲤鱼脯,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又,清初人张嘉玲撰《杨园先生训门人语》:先生命采豆花作汤过饭


--END

相关文章

白居易最忧伤的一首诗,经历过的人才能读懂,读一次哭一次

这个世界很大,我们能在人海中相遇,本就是一种缘分。但有些人来到你的生命,留下了难以遗忘的温暖,却无法陪你走到最后。正如大唐诗人白居易,世人皆知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是大唐最潇洒、最乐天的诗人,但你可知...

辛弃疾最婉约的十首词,《青玉案·元夕》第十,第一很多人不知

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正如王士禛在《花草蒙拾》...

七绝o中秋月圆(原创)

圆月千城光满楼,人间祥和共中秋夕阳才下山边去,已洒清辉万里流注:新韵。仄起首句押韵#中秋评论集月饼·分5万##原创诗词##秋日随记##秋日生活打卡季##万能生活指南##宝藏兴趣攻略#...

【又到重阳·海报】重阳诗汇:《蜀中九日》

【编者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赏菊、敬老等习俗,而今重阳节更是人们表达孝老爱亲的节日。为不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

那些描写重阳节的经典诗词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良辰吉日,古人们登高、喝酒、赏菊,创作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经典诗词: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这首《秋兴》写巫峡的秋声秋色,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秋兴》是杜甫的七律名篇,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秋诗人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秋兴》一组共八首,这是第一首。宋以前的感秋诗多以悲秋为主,杜甫《秋兴》八首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感秋诗所悲凉的内容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