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原创七绝详细拆解,一步步教你如何写格律诗

booxun3周前 (08-25)知识百科5


怎样写七绝?你愿试写一首吗?

掌握了七绝写作方法之后,遇到心中一动的景色或者事物,有情感需要抒发的时候,用七绝的格式表达出来,就是七绝了。

不懂者以为艰难,懂者不过随手为之罢了。而且格律诗这种东西,只代表了诗人对格律是否知道,并不代表诗作就一定好。

不遵守格律的作品,尽是好诗;遵守格律的作品,未必好诗。

一定要以正常心态看待格律诗的创作。爱用者用,不爱用者避开就是了,并不影响感情的抒发和读者的认同。

怎么写七绝,只是一个格式问题,虽然在格式使用上有水平高低,并不代表写出来的作品水准高低。

到底怎么写七绝呢?

绝句在格律诗中是属于规则相对少的,不需要对仗,最少只需要两个字押韵,最多也就三个字押韵。相对简单容易,只不过因为篇幅较短,所以在平仄格律之下合理安排诗意就更加重要。

格律诗有四种基础平仄关系: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平起平收。

这四种关系的判定主要看首句第二个字(二四六分明,首字平仄不论),它决定这首诗是仄起还是平起,再根据首句的尾字决定是仄收还是平收。同时注意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交替前进的。

在格式上,首句是决定一首格律诗平仄关系的重中之重。

四种基础格式具体到七绝的首句就分别是: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有的七绝起句都是从这四种平仄上开始,适当地根据诗意来调整“一、三、五”位置上的平仄(不能出现诗病)。然后再根据“相对”、“相粘”的规则推导出整诗的平仄关系,对仗是不需要的,但是有对仗的话会显得文采更好。

写七绝注意好平仄关系和押韵(格律诗必须押平声韵)就可以了,至少在格式上就是一首七绝。

你愿试写一首吗?

光说理论肯定会让人迷糊,那么我们就试着写一首七绝,同时根据上面的理论来详细列出过程,让大家看清楚七绝是如何写成。

首先,找出自己的要抒发的情感点在哪儿?

昨日去朋友家,屋前有水,房后有山,细碎的秋雨淅淅沥沥穿越竹林,打在地上堆积的落叶上,沙沙作响。小雨不撑伞,出去遛狗,无意中走到山顶青天寺附近,烟雨朦胧,山天一色,银线满眼,却细而难辨。

心中颇有感触,那就以这种秋景感触写一首七绝。

首句定平仄关系,那么我们首句起笔随性,从写景入手,写完再来看平仄。眼中的景色即可入诗:“细雨丝丝穿竹叶”这就是很平淡的,正常的写景。这是什么平仄关系呢?“仄仄平平平仄仄”,注意“竹”字是入声字,是仄声,所以这是很标准的“仄起仄收”的七绝首句格式。根据平仄相对、相粘的规则,我们立刻就得到了整首奇绝的平仄骨架:

(首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相对)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粘)平平仄仄平平仄,

(相对)仄仄平平仄仄平。

那么,从第二句开始,我们的诗句就必须按照这个平仄来了。当然如果实在有固定意象词汇不合平仄的话,还可以考虑拗救,但是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出律和拗救。同时注意第二句和第四句的尾字押同一个平水韵部(前面“竹”字使用入声字入韵,那么就只能使用平水韵),所以第二句尾字定韵。

第二句在文法上一般是承接关系,继续深化描写景色,同时我们在出句(首句)使用了叠字“丝丝”,那么对句是不是一定要对应地使用“叠字”呢?原则上是不需要的。但是如果叠字相对念起来更加好听,可以满足吟诵者的心理期待。“落黄片片和秋声”,落叶一片片地承接这穿过竹林而下的雨滴,沙沙作响,呼应着这秋天雨景。因为平仄的缘故,以及前面有“竹叶”一词,所以这里使用了“落黄”来形容落叶,不常用,但是一般都能理解,不算生涩。应该可以有更好的词汇,这里就暂时先不管了。

写完再说。

第三句在意思上要发生一定的转换,至于转换角度大小,转到哪里去,随便写作者自己把握,但是不能过于生硬。秋雨欲来,却没有风,温度略带寒凉,让人好想窝在温暖的家里做梦,想必风也是一样吧?“金风沉梦无由起”,“平平平仄平平仄”,这是“一三五不论”的“平平仄仄平平仄”,是合律的。

结句承接上一句,风儿不来助兴,那是一幅什么景色呢?“混沌圆方一色清”。“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字为入声字,入仄声。吹不斜深秋细雨,吹不散山顶青霭袅袅,混沌云天成一色。“圆方”是指天地,古人所谓之“天圆地方”嘛。其实也可以使用“乾坤”,但是“朗朗乾坤”已成为固定意象,不适合来写着雨天颜色。

秋雨

细雨丝丝穿竹叶,落黄片片和秋声。

金风沉梦无由起,混沌圆方一色清。

这是一首仄起仄收,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七言绝句。诗意以写景为主,个人感受藏在诗外,如果读者能通过这几句感受到秋雨中天地一色的萧瑟和清冷,目的就算打到了。

虽然整首七绝成诗的过程好像很复杂,其实在熟悉格律和古诗词意象用词之后,这种诗大概也就是那么几分钟内吟诵出来,稍微花了些心思在遛狗的路上进行了一些平仄调整。

如果愿意的话,其实还可以再进行精修,提升文字的合理性和意境深化。不过是随手写景罢了,就懒得再去钻研了。

把写诗过程分拆出来,展示给大家看清楚,结合上面的理论,大家觉得有用就好。

转身而去,深藏功与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751232556101796363"></script>

相关文章

辛弃疾鲜为人知的10首词,能读过三首就算知识渊博了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一生纠葛了无数的恩怨悲愁,可格局之外别有洞天,他如此昂扬磊落,正是壮志如歌,婉然开辟词之新境,今天我们来欣...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歌中颜色用法有哪些?

诗歌的内容,简直可以无所不包。诗言志——只要作者想表达,就可以表达任何内容。但诗歌讲究技巧和艺术,而且正是其技巧特色和艺术特点将它和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修辞在诗歌中,几乎是必备的技巧。即便是所谓的平...

【格律诗词五首】人月圆·月过中秋

作者:东篱雨菊月明千里今何夕,冰魄挂山楣。过鸿时节,人间天上,好梦相追。中宵露白,花黄可掬,花泪如垂。秋情无限,流年似水,且尽荷杯。鹧鸪天·望月有怀月出家山小阁楼,乡心悬露树梢头。旧时欢笑犹萦耳,世路...

落落续句诗: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

昨夜中秋人月圆,今怀离恨远乡关。椿萱不舍盈盈泪,——·上联:滴滴椿萱泪上联:今朝别去乡关月上联:月圆人聚散下联:黄花篱外寂寂开,云里雁徘徊,今宵同看乡关月,月满楼台·——抛砖引玉、落落诗词原创——七绝...

唐诗品鉴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杜甫 《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古代的风俗,是要登高祈福,思念亲人的。这一天...

大平原(三百一十九)|《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

《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文/祁林虎1这一天巫山附近阴沉而无雨云像许多杜甫快要压在我身上了。傍晚我走出门去,枫树的叶子落完后就显得光秃秃的。我的苦闷,我的衣服接纳了露水的一层又一层我也不知道我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