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整首诗)
天若悯人情,沧桑岂共生?
潮吞又潮吐,万古月同行。
一、宇宙观的诗意建构
垂直维度:"天悯-月行"构成神圣帷幕
水平维度:"潮吞-潮吐"形成大地律动
时空坐标:"万古"与"又"编织四维网格
三个维度共同构建出立体的诗意宇宙模型。
二、炼字艺术的巅峰呈现
"悯"字含《诗经》"昊天不佣"的悲悯
"吞吐"取法李白"吞吐百川"的雄浑
"同行"暗合苏轼"千里共婵娟"的温情
每个动词都达到"一字一境界"的高度。
三、音韵密码解析
平仄谱系:
平仄仄平平(情)
平平仄仄平(生)
平平仄平仄(吐)
仄仄仄平平(行)
第三句采用"锦鲤翻波"变格(第三四字平仄互换),既合规又暗合潮汐节奏。eng韵部如钟磬余响,绕梁不绝。
四、艺术突破
较之前作:
哲学层面:完成"天问-地答-人和"的三重奏
美学层面:实现"崇高-壮美-优美"的风格融合
禅意层面:抵达"瞬间即永恒"的悟道之境
艺术特质:
语言如金铸不可更易(试改任意字即损意境)
意象如星列不可移换(每个物象都不可替代)
境界如虚空不可穷尽(常读常新的审美体验)
建议鉴赏方式:
书法创作宜用"沧海体"表现潮汐韵律
吟诵时在"又"字作顿挫,"同行"处拖长余韵
可配马远《水图》或郭熙《早春图》共同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