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魏风.硕鼠》:大老鼠呀大老鼠,别再偷吃我的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注释
硕鼠:大老鼠。无: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三岁:多年。三,泛指,非实数。贯:通“宦”,养,侍奉。逝:通“誓”。去:离开。女:同“汝”。爰:何处,哪里,于是,在此。所:处所。德:恩惠。国:域,即地方。直:同“值”或“职”。劳:慰劳。之:其,表示诘问语气。号:呼喊。】
微雨直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黍。多年一直养着你,你却从不把我顾。下定决心离开你,去找我的安乐土。安乐土呀安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麦。多年一直养着你,你却不感我恩德,下定决心离开你,去找我的安乐国。安乐国呀安乐国,才是我的安身所。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苗。多年一直养着你,你却不念我辛劳。下定决心离开你,去找我的安乐郊。安乐郊呀安乐郊,再不悲叹和呼号。
《魏风·硕鼠》是一首典型的劳动者控诉阶级剥削的诗歌。古代贵族作为统治者,衣食住行靠百姓养活,却不修其政,不敛其形,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像庄稼地里的大老鼠一样,令劳动者厌恶万分,痛恨万分,从而急欲摆脱他们,去寻找一片乐土,过上自己向往的衣食无忧的生活。
全诗三章,反复陈述,再三咏叹,表达了相同的控诉和对心中可安居乐业的乐土的向往之情。
每章一、二句,以“硕鼠硕鼠”开头,以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起兴,“无食我黍(麦、苗)!”通过向大老鼠发出警告,厉声斥责大老鼠不许再偷吃自己的粮食,来向统治者发出心中的檄文。
老鼠生性狡诈,体型纤巧灵活,却因为性喜偷食,吃得太多,变得肥大无比,用来比喻需索无度,贪得无厌的统治者,再合适不过了!这样的比喻爱憎分明,充分表达了劳动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强烈的愤怒之情。
每章的三、四句,对剥削者的贪心无度和刻薄寡恩进行入骨三分地揭露:“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的“女”指剥削者、“我”指劳动者,劳动者每日辛苦劳作,养活着无数的剥削者,但他们不仅从不体谅劳动者的艰辛付出,反而打从心底看不起劳动者,毫无感恩之情。
两下里针锋相对,各自立场鲜明,阶级冲突十分激烈,为后面劳动者打算离开伤心地,寻找心中的乐土,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每章五、六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国、郊),劳动者在无计可施,忍无可忍之下,掷地有声地喊出了心中的最强音:从今以后再不养着你,惯着你了,我得离开你,去往我心中的乐土!
劳动者离开前斩钉截铁表明立场的正告,其实就是一种厉声的反抗。他们下决心不再养活剥削者,与他们划清界限,势不两立,表现了坚如磐石的态度和义无反顾的决心。
每章最后两句“乐土(国)乐土(国),爰得我所(值)”、“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劳动者满怀希望、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对心中的桃花源、美好的乐土的向往与憧憬之情。
虽然我们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美好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但在当时,作为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能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反抗意识和自我觉醒,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远古先秦时期,这种思想甚至是十分前卫的,可以说空前绝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论哪个时代,脱离了现实的土壤,任何绝对完美的理想国,都只是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正因为心中这一点美好的向往,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开拓者,为实现心中理想的境地,为之奋斗不止,砥砺前行,这也就是理想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