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将杰出女性写入史书:《后汉书》中的巾帼英雄

booxun1个月前 (08-12)知识百科3

文|大梁如姬

范晔出身名门士族,是个祖传的儒家弟子,他祖辈对儒家经典的《尚书》和《春秋谷梁传》都曾有过注解,成长在这样环境中,很难不对文史感兴趣。范晔初入宦海是在刘宋王朝,第一位侍奉的主人就是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刘义康,前途可谓无限。然而,每一个才华横溢的人,都有他傲物和不羁的毛病,在一次为刘义康的亲生母亲太妃守孝期间,范晔不仅没有表达哀伤情绪,还聚众喝酒,并开窗把追悼会的哀乐当调味,事情捅到刘义康那儿,范晔当即就被一脚踹去当了宣城太守。

在宣城太守任上,范晔深感自己才高运蹇,除了扣壶长吟,他开始效仿太史公,企图从史海里寻找慰藉和发泄的窗口,终于写出了官方版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不过,在体例上,范晔的《后汉书》是不完整的,它没有“志”的部分,现在的30卷志,大部分取自司马彪的《续汉书》,另一小部分如艺文志,则都由后人增补而成。因此,按当代著作权定义,《后汉书》的作者一栏,怎么说司马彪也该拥有姓名。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参与作者中,甚至还能添上一位女性的名字,她就是汉明帝的马皇后。明帝去世后,马皇后曾亲自为丈夫撰写了起居注,后来无论是官修的《东观汉记》,还是各版本的《后汉书》,为明帝写本纪的时候,都得参考马皇后写的一手资料。

除了汇集大众智慧,《后汉书》还有两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创新,一是为特殊群体新增了七个“类传”,二是将皇后列入“本纪”,不过,如前文所述,这两项“创举”其实都有华峤和司马彪在前面打好了样。范晔在列传中唯一的创新,严格意义上只有《列女传》。虽然前汉的刘向曾单独编过一本《列女传》,但将非皇室成员女性写入正史的,范晔才是第一人。而且,正如范晔在《列女传》创作初衷中所说:“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而已。”他所罗列的这些女性,并非狭隘又偏激地只注重她们被世俗约定的三从四德上,而更看重个性独特、才情殊邈,因此,嫁了数次并不符合时代道德公评的大才女蔡文姬也能名列其中。

正因为集合了诸多前人的优点,加上自己的才思和文笔,《后汉书》才能最终以一招“扫腿”功,踢开了所有前浪先贤。不过,它的传播过程也并非那么顺利。因为范晔好好的书不写,跑去追随刘义康造反(一说为冤案),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作为“反革命”,他的《后汉书》很快因为政治敏感成了刘宋禁书。到了南齐,文坛领袖的沈约也是一位史学大家,他对范晔和他的作品百般打压诋毁,导致这本巨作默默度过了数十年不见天日的日子。

好在,检验硬道理的永远是时间和局势。南朝频繁的朝代更迭后,没有政治方面的压迫,许多人开始关注这本《后汉书》,陆厥追根刨底,认为沈约剽窃了范晔的音韵学,钟嵘觉得范晔的诗歌很有造诣,齐国贵族萧子显更对范晔进行了多重肯定,并发律师函指出沈约公报私仇。当南朝来到了萧梁时代,《后汉书》又迎来全新局面。由于梁武帝的有意压制,沈约最终忧惧而死,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高调路过,范晔的《后汉书》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有了公开传播的机会。

有了更多人的欣赏和了解,良性循环,不少人开始为范晔《后汉书》作注,昭明太子的《文选》更以一己之力为《后汉书》划出了一道传播途径——收录《后汉书》中的论赞数量超过了班固和沈约。因为《昭明文选》的大力免费推广,范晔《后汉书》也逐渐影响到了梁国其他皇室贵族,至此,《后汉书》才算彻底打了个翻身仗。

在资料相对匮乏的时代,传播反而容易得多。接着,《后汉书》不仅在南朝被盖章认可,在北朝,它也日行千里,长驱直入。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三大畅销书都引用了《后汉书》中的资料,这样一来,《后汉书》瞬间越过众多前辈,成了当之无愧的硬核畅销史书。东魏的孝静帝更将《后汉书》中某些句子引为知己,他甚至在朝堂上公开朗读了范晔为汉献帝惋惜的评语:“献生不辰,身播国屯。终我四百,永作虞宾”浇自己的块垒。

从这一时期起,提到东汉历史,范晔的《后汉书》就成了必列书目。

从一开始的禁书,到后来的“畅销书”,除了名人传播和平台的作用,更主要的还在于“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本东汉历史的集大成之作,范晔的《后汉书》完全贯彻继往开来的指标,既承袭了前人的优点,也开创了自己的特色。

相关文章

唐诗-5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格律诗词五首】人月圆·月过中秋

作者:东篱雨菊月明千里今何夕,冰魄挂山楣。过鸿时节,人间天上,好梦相追。中宵露白,花黄可掬,花泪如垂。秋情无限,流年似水,且尽荷杯。鹧鸪天·望月有怀月出家山小阁楼,乡心悬露树梢头。旧时欢笑犹萦耳,世路...

七律·中秋夜

#醉美中秋赏味指南# 文/厚德载物金风送爽月光明,玉果飘香笑语频。饼似银盘秋色映,糕如甘露众心惊。家家户户团圆乐,岁岁年年节日新。舒袖嫦娥欢起舞,人间天上一家亲。...

这首《秋兴》写巫峡的秋声秋色,以此衬托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秋兴》是杜甫的七律名篇,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秋诗人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秋兴》一组共八首,这是第一首。宋以前的感秋诗多以悲秋为主,杜甫《秋兴》八首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感秋诗所悲凉的内容并不...

一天一诗词:《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鸟:指江鸥。花...

在绝句中感受杜甫对春天的复杂情愫 感受一场关于爱花、恨花的千年往事|听阿来讲杜诗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杜诗被公认为在唐诗中冠绝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杜甫对律诗、绝句等各种诗体都能充分驾驭,并且都独辟蹊径达到很高的水平。4月8日下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