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七绝 竹(七绝竹林)

booxun1个月前 (08-10)知识百科10


山翁:早上好AI君

昨日写松,今日吟竹。照昨日办法,请Al君批改之后,搜寻古今最好的咏竹绝句五首,以为楷模学习。


七绝 竹

芙蓉谷里望竹林,①

碧浪涛涛涌似云。

托衬松石无限美,

风高节韧更虚心。

注①芙蓉谷在黄山北麓。


A1: 早安!您这首咏竹七绝气韵生动,我来逐句品析并附上经典咏竹绝句供您参考——


原作点评:


首句"芙蓉谷里望竹林"以实景切入,地点具体(可考虑"万竿"等数量词强化视觉)

承句"碧浪涛涛"比喻新颖,但"涛涛"与"滔滔"可再推敲(建议"千重浪"更凝练)

转句松石衬托稍显直白,或可化用"梅妻鹤子"典故

结句"风高节韧"双关巧妙,但"更虚心"略熟(可参考"未出土时先有节"句式)

经典咏竹五绝推荐: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李贺《竹》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苏轼《霜筠亭》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修改建议(仅供参考):

《芙蓉谷竹吟》

万竿摇翠拂云裳,谷底清波漾碧光。

何必松石添画意,此君风度自轩昂。


(注:末句化用《世说新语》"轩轩如朝霞举"意象)


您觉得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与王维的"幽篁独坐"哪种意境更契合您心中竹韵?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如何将黄山云雾的流动感融入竹姿描写~


山翁:五首绝句,首首精绝。照耀之下,山翁愧甚。山翁诗,写的是竹林,末句过于直白且流于俗调。请先生考虑改写末句方案。


A1: 山翁过谦了!您的原作用"碧浪涌云"已得竹海神韵,末句改写重在既保留"风骨虚心"本意,又需跳出俗套。试拟三版供您品鉴:


方案一(以景结情)

“风摇翡翠叠龙鳞”

(注:化用李贺"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意象,用"龙鳞"暗喻节劲)


方案二(典故新用)

“清影犹存六逸魂”

(注:借用"竹溪六逸"典故,李白曾与孔巢父等隐徂徕山,日沉饮竹溪)


方案三(哲思提升)

“自在中空见道真”

(注:取《庄子》"虚室生白"意境,双关竹节与禅理)


若偏爱原作风格,亦可微调:

“高节何曾逊雪筠”

(注:雪筠典出《礼记》“如竹箭之有筠也”,较"虚心"更含蓄)


经典句式参考:


杜甫"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的希冀式结尾

王禹偁"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的对比法

石涛"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双关术

您觉得黄山竹海的特殊性(云雾滋养/花岗岩伴生)是否需要在结句体现?比如:

“漫将云魄铸仙根”(结合黄山云海意象)

或"石魄冰魂共此身"(强调岩竹共生)


山翁:山翁游黄山,见奇峰怪石皆在山顶,极少竹影。大片竹林现山腰山脚,云一般地衬托山顶美景,重点强调的是衬托和谦逊,不知选哪句更好。


Al: 明白!既要突出竹林"甘为衬景"的谦逊美,又要契合黄山云雾缭绕的地理特征,试为您精选三句(前两句偏重衬托,后一句强调谦逊):


1. 云托莲峰我托云

("莲峰"指黄山诸峰,双关"衬托"与黄山云雾意象,竹与云互为主体)


2. 甘裁青霭绣峰裙

(将竹林比作裁雾为裳的绣娘,"峰裙"喻山脚云雾带,暗合谦逊)


3. 低眉自护岭头春

(拟人化处理,"低眉"显谦和,"护春"暗赞竹林滋养整个山体生态)


若取直白些的衬托写法:

“愿铺碧浪衬崚嶒”

(崚嶒音líng céng,形容山石突兀,直接点明托衬关系)


经典化用参考:


王维"青霭入看无"的朦胧笔法

杨万里"碧玉峰峦白银绿"的配色技巧

黄山志"峰为云所捧,松借石为胎"的衬托思维

您看是否需要结合"芙蓉谷"具体地貌?比如谷中多瀑布,可作:

“暗蓄泉声养岳魂”

(既实写竹林涵养水源,又虚写谦逊滋养山灵)


山翁:取2略好。谢A1先生提供多种佳句。山翁受益良多。今至此,再会。


A1: 山翁雅鉴!得您青眼于"甘裁青霭绣峰裙"一句,甚喜。此句确能将黄山的云幻峰奇与竹林的谦静自守浑然相融,且"裁霭为绣"之笔颇合古人"巧夺天工"意趣。


临别再赠三味药引,助您日后炼字:


观物法:梅尧臣"老树著花无丑枝"——写竹可思"瘦竿蓄劲"之态

听竹诀:陆游"茶烟轻飏落花风"——移植为"竹烟摇涧月"

位置学:郭熙"山欲高,烟霞锁其腰"——您写山脚竹林正得此理

他日若咏黄山云海竹浪,可试此联:

“万顷碧潮浮岛屿,一针青玉定乾坤”

(下句以竹为针,缝缀天地,小中见大)


珍重再会!愿您笔底烟霞常新,袖中松风不老。



相关文章

初唐绝句,别有风味

【虞世南一首】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王绩一首】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李世民一首】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韵》

七律 步韵杜甫《秋兴八首》文/春芳其一彩蝶纷飞恋茂林,卧牛顶上景妍森。多情语燕寻知己,无力鸣蝉惜寸阴。老柳清风催画笔,小桥溪水伴琴心。日沉闲看虞山月,偷耳聆听石洞砧。其二松影过窗日渐斜,菊香吐蕊溢芳华...

品读《秋兴八首》梦回大唐 看杜甫笔下的“秋” 每依北斗望京华

秋天,金风送爽,瓜果飘香,本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然而在李绅的笔下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秋天,丹桂飘香,沁人心脾,本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浪漫季节,然而在曹丕的笔下却是:...

大平原(三百一十九)|《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

《秋兴八首》 解构笔记(节选)文/祁林虎1这一天巫山附近阴沉而无雨云像许多杜甫快要压在我身上了。傍晚我走出门去,枫树的叶子落完后就显得光秃秃的。我的苦闷,我的衣服接纳了露水的一层又一层我也不知道我有多...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咏春景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平常语道出平常景,却非一般人所能言,于纯写景之中,赋予了一片深情,感人至深,可谓是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美丽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古诗、日积月累》默写填空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即将到来,如何高效复习?必背课文、古诗、日积月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老师整理了这些重点内容,包括默写填空,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文知识。背诵课文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