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之杂诗(其十二)[晋]陶渊明
杂诗(其十二)[晋]陶渊明。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然有心理。
杂诗治:《文选》卷二九杂诗上卷三,杂诗下包括《古诗十九首》以及题为《杂诗》(如王仲宣《杂诗》)或并不题为杂诗治(如陆士衡《园葵诗》)者。李善注王仲宣《杂诗》曰:五言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
冶《文选》按文体分为三十九大类,大类之下再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杂歌治、杂诗治、杂拟治在诗类之最后,盖其内容难以列入,补亡冶、述德冶、祖饯冶、游仙冶等小类也。
渊明《杂诗》十二首内容颇杂大概包括以下方面:人生无常,盛年难再(其一其三其六其七);岁月不待,有志未骋(其二其五);不求空名,愿不知老(其四);拙于谋生,慨叹贫苦(其八);掩泪东游,羁役思归(其九其十其十一);其十二似有残缺,从所存六句看似亦感叹人生无常者耶?
袅袅:长弱貌,见《广韵》摽(biao):高举貌。《管子·侈糜》:"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尹知章注:"然高举貌"婉娈:古《笺》:《齐风(甫田),婉兮变兮'毛传:婉娈少好貌,婉娈之童子少自修饰。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王叔岷《笺证稿》:盖谓弱松之年始在三年五年之间,何可待其乔柯已成而依之乎?养色含津气,然有心理:意谓松树养其气色,内涵津气,其心理粲然可见也。
王叔岷《笺证稿》目:《素问·调经篇》:一人有精气,津液··《荀子·非相篇》:"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然者矣"杨惊注:然明白之貌"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目:比也通篇俱指嫩松说而正意自可想见。"童子'句亦喻嫩松也。
乾坤握定此山,莫使浮云遮碧眼,陌路心凉遍峻峰。天多下雨后风晴。
意公以松自居,望后生辈如嫩松之养,柯植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