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云端的永恒追寻--李白《长相思》中的生命启示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望着千年前李白对人生困境的感叹,当理想永在云端,而肉身困于尘寰,人该如何自处呢?
诗仙李白一生胸怀大志。志存高远。于是正值壮年的他上书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见诗人的自信和豪迈,寻求入仕的政治理想。但李邕并没有举荐他,一次失败,他对理想的追求就放弃了吗?
开头句诗人的相思美人是谁呢?“她”美丽,惊艳,让人心醉。诗人想要走进远在云端的“美人”,但放眼望去,上面有幽远苍茫的青天,下面有青江掀起的波澜,诗人承受着精神的煎熬,在梦幻中魂魄飞扬,去寻找他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路远,魂魄苦于飞度,重重关山,艰难险阻,梦魂亦不能到达,好难。“长相思,在长安”。想必这位“美人”便是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吧。诗人一生的追求是能辅佐明主,安邦治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初入长安,求仕未果,满心惆怅,所以“在长安,催心肝”。
诗人在求仕途中又遇到哪些困难险阻呢?
看他的《蜀道难》中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求仕之道难于上青天,不过,诗人又说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再看他《行路难·其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人生道路的“冰塞川”、“雪满山”也不会阻隔他向往“云端美人”,于是他写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诗句。他引用吕尚垂钓遇文王,伊尹梦舟绕日月而被商汤重用的典故,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再次追逐和向往。
《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浪漫、洒脱、开放的诗人直抒胸臆,用青天形容人生大道的宽阔,却称自己无法前行的“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然而他气馁了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终会有一天,他会突破重重山关,到达理想的彼岸。到那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追逐云端之花,魂飞度,催心肝,他生命终结也未抱得“美人”归,但那云端“美人”从未消失,新登基的代宗下诏任命李白为左拾遗,然而李白已不再人世。世人都为他感到遗憾、唏嘘,同时更敬仰他那种孤勇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认清现实残酷后依然选择仰望“星空”。
千年后的我们,仍能在“孤灯望月”的剪影中,照见自己追寻理想的身影,在“催心肝”的呐喊里,听见灵幻不肯妥协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