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精要:言浅情深的《过故人庄》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言浅情深友情诗。说它“言浅”,全诗无典故,无艰涩,貌似乡民之间在农闲时节相聚的家常白话;说它“情深”,全诗浸润着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更多志同道合交往情谊的积淀。仿佛是一张刚刚在炉上烙熟的肉饼:初看只是一张面皮,细品则肉面弹牙,满口留香,回味不绝。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起手二字便点明”故人“,即老朋友。老朋友有怎样的表现?第一个动作是”具“,即准备。准备了什么?准备了”鸡黍“。分开看,”鸡“可以代表肉食等荤菜;”黍“则可代表五谷杂粮。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在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下,这样的食物足可以让客人吃好,吃足,吃饱,吃好,可见饭食的丰盛和主人的慷慨好客及对客人到来的热切期待。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主人才”邀“我去他家做客。这里有两个字“颠倒”得极为精妙:先“具“而后”邀“,而不是先“邀”而后”具”,说明主人是诚心实意地邀请自己的老朋友,而不是“让到是礼,锅里没下你的米”之类的虚套。其中的暗意是把孟浩然也当作“故人”来对待的,主客双方都把对方视为“故人”,足见情谊真诚。最后一字“庄”,即田庄,为后面的“话桑麻”暗下铺垫。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是以景衬人。“树绿山青”多为初夏之际,世间万物生机勃发盎然,人间故友情绪饱满高涨。这样清秀静谧的环境衬托着主客双方纯净恬淡的心境。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情景交融的环境使两位故交尽情欢谈,觥筹交错,脸红身热之际,主人推开窗扇展现了自家的场院和田圃。豁然的场景又为双方提供了新的话题,各自讲述着自家去年的收成并评论眼下庄稼和菜园的长势,而绝口不提官场臧否与朝野杂闻。什么人能专注于”桑麻“?只有那些把自身生计系于农事的人才能忘情,尽兴地谈论庄稼的盛衰丰歉。从中体现了作者远离官场,潜心农事的专注心态。这也是主客双方彼此欣赏,彼此亲近互为”故人“的心志基础。更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席间的热烈氛围。”话桑麻“应和首联的”至田庄“。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应邀而至的时节是初夏,”重阳日“是小半年之后的时节。此时”鸡黍“盛宴还没有结束,客人却提前将再次来访的日期告知主人。乍看似乎是”没有吃够“,实则是表现”没有呆够“的感谢与留恋。这种貌似失礼的告知正是知心,知情,知性的表现。从首联的”应邀而来“到尾联的”不邀自来“,”不请来也“,”自定来日“都体现了”故人“之间情投意合省除繁文缛节虚套的至交情怀。
《过故人庄》以清新淡然的笔墨展现了古人至交的情怀与场景,让我们这些千百年后的读者都以能交到这样的朋友而深感满足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