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绿遍山原白满川”,小学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词《乡村四月》

booxun1个月前 (08-04)知识百科4

乡村四月

[宋]翁卷

lǜ biàn shān yuān bái mǎn chuān

绿遍山原白满川,

zǐ guī shēng lǐ yǔ rú yān

子规声里雨如烟。

xiāng cūn sì yuè xián rén shǎo

乡村四月闲人少,

cái liǎo cán sāng yòu chā tián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灵舒,一字续古,乐清(今浙江温州)人。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生都为平民。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字词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川:平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了:完结,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种稻秧。

诗词译文

碧绿染遍山野,水田一片亮光,杜鹃声声啼叫,雨如烟雾朦胧。农历四月的乡村闲人很少,人们才忙完养蚕采桑,又要忙着插秧。

特色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乡村春末夏初风光的诗歌。

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诗人眼界广阔,笔触细腻,所绘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杜鹃鸟在润物无声的细雨中声声啼叫,给这秀丽迷蒙的画面注入了活泼的生机。

后两句写农事的繁忙。第四句不仅说明了“闲人少”的原因,而且“蚕桑”照应“绿遍山原”,“插田”照应“白满川”。“才”和“又”两个虚词用得很灵活,不言“忙”而“忙”意自现。

全诗鲜明如画,不仅表现出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更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热爱。

知识百科

有关子规的传说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子规这个名字多见于古诗词,文人为了雅致多喜欢用这两个字,其实对这种鸟更普遍的称呼是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有一位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因为国家灭亡,忧伤而死。死后,他的魂魄化为子规,悲啼不已。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而臆想出来的故事。

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与杜鹃鸟同名的杜鹃花,每到四月,漫山红遍,诗人赞叹是“不似花丛似火堆”。传说杜鹃花这种浓烈的红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所谓“杜鹃啼处血成花”,所以又有了“杜鹃啼血”的传说。因此,大部分诗歌里常用子规来表达哀伤、凄切的情感。

不过,这首诗里的子规是活泼的、生机盎然的,与诗歌整体氛围和谐一致。

相关文章

「唐」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意思是说: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呢?这是一首怀乡送别的绝句,也叫做《九日登高》,写于公元67...

【经典悦读】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责任编辑:罗荣滔编辑:刘璐图片来源:摄图网译文来源:古诗文网...

重阳节第三期|重阳节手绘图片设计素材、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和中秋节哪个节日先过?答案当然是中秋节啦,易图网(yipic.cn)上一期已经为大家带来了一组中秋节日海报,本期就为大家带来一组重阳节海报,和设计师们一起从重阳节海报和重阳节诗句中探寻重阳节的意...

江小鱼·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恋恋飞鱼:本名江小鱼,原为天河一红鲮,因沉醉于诗词雅韵,而游弋于清荷诗池,用灵性的文字感知生活,用精美的词韵呈现优雅。《步韵·秋兴八首》其一文/江小鱼迢递流云暗野林,松风雨气两萧森。泉幽潭静山亭晚,啼...

荔枝精选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jiāng bì niǎo yú bái ,江碧鸟逾白,shān qīng huā yù rán 。山青花欲然。jīn chūn kàn yòu guò ,今春看又过,hé...

一天一诗词:《绝句二首·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鸟:指江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