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原来是出自于这里
欢迎各位看官关注“手书成语·2期”。
很多成语都是由古代的诗词文章中演变而来,但也有很多是更早就存在,只是被诗人和词人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我们平时大都知道古文诗词中的名句,但对于其出处并不甚解,到底是成语出于文章,还是文章出于成语,可能经常混淆。当然,对现代人而言,成语出处不必完全知会,只要能真正理解成语的意境,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就已经非常不易了。
曾经沧海
出自《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沧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字面上的解释是以前经历过很多,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非常高。现在常用于人的阅历丰富或者男女之情。很多人知道这四个字多是因为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中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它的后半句,出自宋玉《高唐赋序》中的“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椿萱并茂
出自清·张匀《玉娇梨》:“高居何处?椿萱定然并茂。”
椿萱二字在古代分别指父亲和母亲,椿萱都很茂盛,比喻父母都还健在,这是一个相当幸福的成语。父母在,家就在,人生忙于世,双亲安康肯定是一大乐事,也应该是所有有孝心的子女最愿意和最祈求的事。
焚膏继晷
出自唐·韩愈《讲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在该词中意为古时点灯用的油,晷字是日头的影子。字面上的解释为点上灯以接替日光,经常用于形容学习或者工作,夜以继日,非常勤奋刻苦。
闳中肆外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闳是博大的意思,肆是奔放的意思,该词多形容文章内容博大,文笔酣畅漓淋,写得非常漂亮,又十分有功底,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词。
察见渊鱼
出自《列子·说符》:“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察是明察,渊是漩涡的意思,该词字面上的解释为明察到能看到漩涡里的鱼,比喻过分纠察。现在常用于为人处世方面,过于强调小事或小细节,多会引人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