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风云之一:心腹陈宫、生死之交张邈为何起兵反对曹操?
曹操和吕布,没什么多余寒暄,碰上就是刺刀见红。一边是创业没几年的曹操,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在兖州扎住了脚跟;另一边,是被名将光环缠身却东奔西突、年年流浪的吕布,野心与不安永远都装在一只破袋子里。谁能想到,两人最凶险的一场遭遇战就这样开始了!
事情来的很快。兖州刺史刘岱刚死于轻举妄动,黄巾军横冲直撞,原本兖州上下兵乱民惶。鲍信和陈宫看得门清,知道这局面靠一个空降的汉室宗亲稳不住,于是合计拥立曹操。他们盘算得精明——曹操作战有一手,能顶现在的麻烦,他只是借名做人情罢了。到时候黄巾散了,大不了再赶他走,谁怕?
曹操接手兖州,一路挺进。鲍信为他捧场,寿张大战血流成河,他虽丢了性命,却帮曹操把黄巾摁了下去。紧接着,三十余万黄巾降卒,百万人口,都变成曹操囊中物。青州兵组起来,屯田搞起来,兖州一下多了条硬脊梁。曹操笑了,他想:本地老大哥们指手画脚的日子到头了,这州该姓曹。
可他把豪强们想得简单了。这群人习惯家里说了算,外人再强也不过租客。他挤压他们的利益,提出新规矩。先拿边让祭旗,借“民告”杀个痛快;又推行唯才是举,重用寒门出身,毛玠、程昱、典韦,被他一一个捧起,把士族利益都晾在一边。更狠,强推兼并法,动他们的田产。青州兵成劳力,豪强们突然觉得房梁都在晃动!
他们当然不服气。表面认头,实则埋怨,只待机会。这机会来得出奇快:曹操东征徐州,带去了自己一半的精锐,只留下陈宫守家。兖州空虚,豪族们蠢蠢欲动。吕布这会儿流浪到颍川,身份尴尬但战力爆棚,好用却不难掌控,正是当打的小豹子,临时雇来牵制曹操再合适不过。
张邈和陈宫踌躇再三,选了吕布当自己的代理人。生意就是生意,无关兄弟情。策划接得丝丝入扣,邀吕布一同反曹。这事,他们真只打算权宜之计,但人都有侥幸心理,谁愿意一直做傀儡?
曹操徐州遇险,兖州瞬时变天。吕布、陈宫、张邈联手,根正苗红的本地实力派有靠山了,外人不过棋子。吕布一进入兖州,定下三个目标:首攻濮阳、鄄城、东阿,断曹操后路,稳固东平要地。这里他显得比以往更谨慎些,没立刻大举冒险,而是按陈宫的指点步步收割。范县一役,几乎速胜。靳允家人都被劫了,程昱冒死赴难,这才拦下吕布,使其功亏一篑。
但最致命的问题,是东武阳的粮草。这里囤着曹操反击全靠的补给。吕布兵占此地,断掉粮脉,曹操本钱一下被掏空,许多郡县顺势倒向吕布。这下,“郡县皆应”,士气余烬。
曹操却硬撑下来,说实话一开始他也慌。手下士卒多数出身本地,一夜之间父母妻儿变成吕布人质,哪还有心思拼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曹操、程昱联手放舆论炸弹。“吕布再狠也占不住东平,他要真能封锁亢父,咱还有翻身余地吗?”前脚刚说吕布草包,后脚又说他不可小觑,多半是说给兄弟们听,万一阵脚乱了全完蛋!
说起来,曹操倒不是没点自大,他还真信吕布没那个脑筋一直狠到家。可是吕布手下陈宫精明,一步步把东线给守死。曹操再想进攻只能走濮阳。可那地方濒临黄河南岸,防御有利,吕布则据守不出,等着曹操自乱阵脚。这里有点滑稽——吕布明明抢了大好局势,偏敢守却不敢攻。到底是胆怯还是谋算,不太好说。
兖州局势,其实几个大派都在下注。袁绍那边就等着看吕布出局,好从北面渗透区势。袁绍总觉得,兖州换多几个主人,下一步才该轮到他收拾残局。吕布相关防线能否撑住,倒未必在于他自己,而在于西线分化和曹操内部稳定能扛到什么时刻。
又说句自相矛盾的话,其实吕布不失为个好领导,他对下属宽,动辄收编投降兵員,如郝萌、张辽,但这种好心往往埋下隐患。本地士族防备吕布外人做大,早就心存二心。吕布野心明显,终究缺底蕴。硬说曹操和吕布的对决是生死战,有点夸张。十有八九,是兖州士族拿他俩当棋子。
战局拖进胶着。曹操呢,拼光精锐,硬生生守住鄄城、东阿、范县,自己和家属挤在防线里,每个人肚子都吱吱叫。他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反击,靠的是荀彧、程昱们的咬牙死守。吕布那边,却开始出现疲态,兵员不稳定,后勤鞭长莫及。陈宫再聪明,也补不上兵粮两个洞。
几轮僵持下去,不同人心态各异。兖州土著逐渐明白,吕布不过是用完就舍的傀儡。曹操呢,嘴上硬撑心里也没底,说到底连自己都担心:会不会这回真败?但其实越是彷徨,越觉得拼到绝境就有条活路。
后来僵局因为天气、外援和人心,不是两军实力谁高一筹。这种事,历史书上总写的堂皇,实际上更接近几次“巧合”的叠加。吕布没能彻底封锁曹操归路,曹操勉强等到了转机。最多算谁比谁更不怕输罢了。
各家史料提到,这场拉锯最终以曹操反扑为终。吕布难以站稳根基,只能领部队远遁。曹操稳住了兖州,不代表士族们真心服气,只是这次,他有了话语权,也掌控了更大范围的屯田兵,连原先瞧不上他的世家大姓,也不得不安分下来。
纵观全案,吕布和曹操一个以勇闯江湖,一个靠谋略杀出重围。可说谁更高明?其实都没占多少理。士族们看似插手乱局,其实不过赌博自己能留在牌桌。陈宫和张邈反覆无常,他们今天背负家族,明天筹谋己利,更像棋盘上时而蹲下时而跳起的棋子。
曹操之所以能活下来,也不止是他棋高一着。兵荒马乱年代,总有一点点偶然和侥幸。豪族、外兵、谋士、家属,都被命运推着走。有时谋划未必比傻干强,有时后退一步反而守住全盘。
看似有勇有谋的吕布,最后还是不得人心;看似被众叛亲离的曹操,却在绝地找到新生。这场战事表面上书写勇武、背叛、智谋的篇章,底层逻辑却是人性和势力的流转。
所以,不必太拘泥于谁胜谁负。兖州的激烈冲突,不过就是那无边风雨里,两只失足的猛兽各自挣扎,谁都没能一口吃掉对方。
谁会料到,这样的生死搏杀,还会一再上演,直到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呢!
曹操和吕布那一次夹缝生存,成全的,也许不是彼此,而是乱世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