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7页
还记得初中那篇〈核舟记〉吗?_“核舟记”
清代 陈祖章 橄榄核舟高1.6公分,长3.4公分 陈祖章在乾隆二年(1737),依照橄榄核 天然的外形,将一个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载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动态、表情各有不同。船底刻苏轼的《后赤壁赋》...
2020中考必考文言文之《核舟记》实词全整理
一天背一点,文言文实词很简单作者简介: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实词全掌握】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2...
2020中考《核舟记》全文翻译整理_核舟记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每天背一点点,中考文言很容易,一线老师倾情整理。【全文句子翻译】1.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
苏轼春雨词: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丨周末读诗
过完正月,风和日暖,身上的棉袄渐渐穿不住了。午后晴好,那时我们就挎上小篮,去麦地里挑菜。出村往北,一条平缓的坡路,两边都是场圃,越冬的蒜苗和菠菜将醒未醒。上坡,阳光更加辽阔,长风像透明的翅膀,明亮地闪...
苏轼一首经典农村词,描绘朴实的乡村生活,千年后读来依然亲切
夏天的乡村在诗词里,是杜甫笔下的“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是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赵师秀笔下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也是苏轼笔下“簌簌衣巾落枣花”。这句...
苏轼的《浣溪沙》,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苏轼的这首《浣溪沙》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说说当时的情况,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他游到了蕲水的清泉寺,突然发现春天已悄悄到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上片写景:山下的兰草刚刚生出短短的嫩芽,在溪水中竟显得生机...
诗文赏析:苏轼《浣溪沙·即事》白云乡里有温柔
《浣溪沙·即事》宋苏轼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清讴。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译文:画有隼鸟的船横过江面,我欣喜能再次游览。老鱼似乎认识我,听到歌声跳出栏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