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应天门和明德门,谁才是隋唐第一门?

booxun2个月前 (07-29)知识百科5

《风起洛阳》热播,也带火了古都洛阳,以及隋唐洛阳城的地标建筑天堂、明堂、应天门等等。

其中应天门尤其值得一说,其被誉为“隋唐第一门”,是隋唐时期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城门。说到这,肯定有网友不以为然,认为长安城正南门明德门才是隋唐第一门。

的确,也有这种说法,如果去看百度百科,会发现应天门和明德门的词条中,都写着“隋唐第一门”。

那么明德门和应天门究竟谁是第一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先要明确评选第一的标准,其实无非就两个,体量最大、等级最高。

然后再看两座城门,从体量上说,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应天门东西长137米,南北深60米,城门进深25米,高约35米。而明德门东西长55.5米,南北宽17.5米,高度不详。所以应天门的规模明显大于明德门。

再说等级,应天门是洛阳宫城正门,严格按照周礼所建,形制上属于一门双向三出阙,又被称为五凤楼,是古代宫城最高等级的城门。而明德门其实是外城主城门,从地位上说,是次于宫城和皇城正门的。而且明德门两边没有阙楼,是单体城门。

不过明德门有五个门洞,而应天门只有三门洞,因此很多人认为明德门等级更高。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周礼讲“天子五门”,指的是五重城门,分别是皋、库、雉、应、路,而不是一座城门五个门洞。比如明清紫禁城,天安门就是第一重门皋门,端门是第二重门库门、午门是稚门,后面还有太和门、乾清门是第四第五重门。

其实在隋以前,双阙三门洞一直是古代都城城门的标准建制。五门洞出现,是隋朝才开始的,明德门就是第一座拥有五门洞的城门。隋朝之所以发明出五门洞,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隋文帝受鲜卑文化影响比较深,对汉民族的礼仪制度不是很重视,所以修建长安城时就没有遵从礼制,而是本着实用原则多开了两个门洞。其二,为了跟陈朝攀比。隋朝长安城修建时,陈朝还没有灭亡,陈朝都城城门也是双阙三门洞,隋文帝为显示隋朝的强盛,发明了五门洞。

说到这里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无论体量还是等级,应天门都无愧隋唐第一门的称谓。至于明德门,其特殊之处在于,首先使用了五门洞。而后世一些朝代继承了这种制度,比如明清,天安门就使用了五门洞,同样没有阙楼。

当然,作为宫城正门的午门还是三个门洞,沿袭了应天门一门双向三出阙的形制。是紫禁城乃至明清北京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城门。

相关文章

梦里依稀见故人,天涯何处觅知音

梦里依稀见故人,天涯何处觅知音,愁云惨淡西风紧,泪眼迷离夜色沉。咫尺天涯两不知,相思梦里几人痴,红尘有泪情怀化作诗。秋风卷怒涛,英雄有泪一觉黄粱梦,从此天涯路更遥。伤秋泪,惨淡情怀不可追,江南花落尽,...

带大家看一下8.8分的《冯梦龙传奇》

今天带大家看一部爱奇艺评分8.8的电影《冯梦龙传奇》,冯梦龙是明末的文学家,思想家,借用电影中戴县丞的一句话,此人是姑苏人士,白话文人,相信小伙伴们一定知道他的著作《三言二拍》,该故事是由苏州广播电视...

杜甫晚年在夔州,写了一组诗,被后人誉为“人间绝响”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待了两年,他是从四川出发准备出三峡然后北上回洛阳的,却因为时局的动荡,只能暂时羁留于此。夔州与杜甫,好像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相遇,他并不打算在此停留,当然也不...

抄书打卡第65天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今天,我抄写的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这是一首五言绝句。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原文绝句...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春天的古诗词(15)有声朗读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作者】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初中语文:8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打印出来给孩子练习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初中语文-7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今天就有孩子家长私信我说:“我家孩子该上初三了,能不能把8年级的也发下?我想让他暑假复习一下”所以今天就接着整理了一份【初中语文-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