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晚潮|千帆阅尽待归来(千帆已过,晚舟已停)

booxun2个月前 (07-28)知识百科4

潮新闻客户端 徐子涵

她的文字,烟波苍茫吟天籁,半纸简雅蕴深情;她的笔调,红尘繁华在冰心,从容闲看淡月明。她,就是才高八斗的茅奖得主——迟子建。

犹忆幼年,初次大名得见,还误以为她是位文采斐然的大先生。直至多年后,才知晓迟子建是著名女作家,自己对她的崇敬仰慕,亦始于文才,终于事迹。

时光如逝水,一去永难回。我早已记不清,那句令年幼心灵如遇人间惊鸿般的妙语究竟为何,只清晰剩下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脑海烙印。

素心染长虹,一语亦倾城。迟子建的文风,并非殿堂级华丽凡尔赛。恰好相反,它清新隽永,干净明澈,质朴美丽。让人在安暖融融与略沁寒凉中,感受她内心深处的款款爱意。

在本书经典力作《我的世界下雪了》一文中,“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雪花的轻灵曼妙,天地的纯净无邪,恍如冰雪琉璃仙境,震撼读者心魄。

还有《伤怀之美》。她将自身对伤怀这种情愫的体验,通感于行云流水的笔端:“伤怀之美像寒冷耀目的雪橇一样,无声地向你滑来,它仿佛来自银河,因为它带来了一股天堂的气息。”读完此句,口齿噙香的同时,你我亦会恍然:原来看似负面的伤怀,也能如《红楼梦》中“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般冷艳凄美、诗画清绝!

如果爱,请深爱!可她对世界的爱,不偏执,不超拔,根植于凡尘土壤,却又在其上,开出一朵朵艺术的奇葩。

这些极富哲思的巧言妙文,犹如盛开在凛冬的一碗“人间生动”,热气腾腾,氤氲生香,却又不是矫揉造作的“心灵鸡汤”,浓郁到不可开交。它鲜活轻灵、烂漫生姿地流淌着,只因作者内心的纯粹蓬勃、烟火漫卷。

《撕日历的日子》里,作者以看似轻巧率真的口吻,一语中的,道破悠悠岁月之所以沧桑、并使人格外怀旧的原因:“日子永远都是,过去了就成为回忆。”“撕去的日子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这些话无不让我明白,徜徉在漫长光阴走廊里的喜怒哀乐,不过是后来回忆时的转瞬须臾。

人生从来苦短,却也足够多彩。珍惜所经历的一切,或许它不够完美,但必定完整——且让遗憾,变成生命里不可或缺的深情诗篇!

且看,一颗无瑕的性灵,正在无人之境纵情颂唱。迟子建的笔尖,如山涧溪泉,一路欢歌、生生不息;淙淙流淌、随心而动。

光是《也是冬天,也是春天》一书中每个别出心裁的标题,就如智者意味深长的眼神,宁和沉静、不落斧凿痕迹——例如《农具的眼睛》《我对黑暗的柔情》《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等等,皆是语出惊人,更遑论翻开《也是冬天,也是春天》这部散文精萃总汇,细细品赏,定会为作者文风的清奇隽逸,啧啧称羡。

那以人世温情为主基调的微凉笔触,娓娓道来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其中糅杂有太多与众不同的释然。无论时光悄然流逝时伤感“良辰美景奈何天”,抑或足以使生命孑然悲恸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在迟子建看来,更像是异于常人的云淡风轻……

她的人生经历,实则坎坷多舛。敬爱的父亲,在近五十岁那年因救治不及时过早病逝,挚爱的丈夫,也于彼此最浓情蜜意时,由于归乡遭遇车祸,猝然长逝。

身为一个弱女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先后撒手人寰、与她天人永隔!可她柔中带刚、恬淡超然,并不因此垂首向困厄屈服,即便看清生命的残忍真相,仍英雄主义般,笑对生活!

人生悲欢离合;命运转场演绎。迟子建她,一直都在!就如绽放在苦寒风霜里的天山雪莲,一边遭受过脚下冻土的酷戾,一边摇曳出头顶星辰的芬芳……用自己坚韧不拔的心志,坦然接纳生活的全部馈赠——好的坏的,皆为风景!优雅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自我升华,并给予灵魂深刻的澡雪洗礼……

而今,岁月沉香,纷飞如屑,沧海月明珠有泪;余生,光阴倥偬,坚定温柔,千帆阅尽待归来!“我们和时间是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摘自该书《时光怎样的行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送孟浩然之广陵

初中的同学们,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李白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信大家都可以背诵,诗句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首送别诗,这是本首诗的基调。但是诗中的离...

我们的节日·中秋 | 那些关于中秋的诗词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今日让我们在最美的中秋诗词里寄一份情思送一份关怀道一声祝福愿人间相聚,月圆人更圆END来源:新天水客户端...

「唐」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意思是说: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呢?这是一首怀乡送别的绝句,也叫做《九日登高》,写于公元67...

战国时期确定为节日,唐朝开始放假,不一样的节日,《蜀中九日》

重阳节为农历的九月初九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朝被人们定为节日。民间在这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的“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国人常在此日祭祖和推行敬老活...

初中语文:8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打印出来给孩子练习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初中语文-7年级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今天就有孩子家长私信我说:“我家孩子该上初三了,能不能把8年级的也发下?我想让他暑假复习一下”所以今天就接着整理了一份【初中语文-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