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周作人课堂狂夸“冰心体”,不知本尊正憋笑坐在台下!

booxun2个月前 (07-28)知识百科4

1900年,福州三坊七巷的谢家大院里。

七岁的谢婉莹捧着《三国演义》,把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父亲的文人朋友围坐倾听,惊叹于小女孩对权谋忠义的独到见解

这让她成了当时文人圈里口口相传的"小才女"。

正是这份对文字的痴迷,让她偷偷省下零花钱,买了本《巴黎茶花女遗事》跑回家。

当同龄女孩还在玩布偶时,她已经在狄更斯的文字世界里探索了。

带着这份早熟的文学素养,谢婉莹考入燕京大学。

国文课上,周作人教授手持书卷,目光灼灼:"这'冰心体'的文字,清隽中见深邃,质朴里藏哲思,当为当世典范!"

他逐字逐句拆解范文妙处,却没发现台下的本尊正憋笑!

周作人课堂狂夸“冰心体”,正诞生于眼前这位扎着麻花辫的学生笔下。

这份奇妙的师生际遇,不仅是对青年冰心才华的认可,也为她日后在文坛大放异彩埋下伏笔。

褪去文坛光环,生活中的冰心有着截然不同的模样。

她偏爱甜食,书桌旁常年摆着一盘玫瑰酥

养着几只波斯猫,任由它们在稿纸上踩出梅花印

书房花瓶里,四季都插着新鲜玫瑰。

即便到了晚年,遭遇骨折行动不便,面对上门推销气功疗法的人,她也能笑着调侃:"我这把老骨头,怕是刀枪不入咯!"

而她坚持了几十年的早餐搭配——蜂蜜牛奶配香蕉

简单却健康,暗合着她"平淡是真"的生活哲学。

冰心最初是以医学为志向的。

但在时代浪潮中,她意识到文字或许能触及更多人的灵魂。

于是,她以笔为手术刀,剖开社会的病灶。

《两个家庭》里对女性教育的呼吁,《斯人独憔悴》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让无数读者在字里行间看到了希望。

特殊年代里,她和家人被迫分离,八口人被下放到八个地方。

在昏暗的牛棚里,她依然写下"精神无不足"的字句,这份豁达与坚韧,令人动容。

而当生活归于平静,她毫不犹豫地将毕生稿费捐给灾区,筹建"冰心文库"。


但在风起云涌的民国文坛,冰心的名字始终伴随着争议。

张爱玲曾直言不讳地评价她"文美人丑",这番言论在文人圈掀起波澜。

徐志摩空难后,她写给胡适的信件被公开,字里行间对林徽因的指责,刺痛了许多人的心。

而她与林徽因之间的矛盾,据说还牵扯到林徽因生母作为妾室的隐痛——这些争议如同迷雾,让人们对这位作家的认知更加复杂。


但岁月从不败勇者。

八十岁那年,骨折卧床的冰心,在病榻上完成了《空巢》的创作,一举斩获全国小说奖。

面对祝贺,她只是淡淡一笑:"我的生命,从八十岁才真正开始。"

后来,她和丈夫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绕道香港秘密回国,投身祖国建设。

直到96岁高龄,她依然心系女性发展,为《女性世界》题词"自爱自尊自强"。

她总以"无知少女"自嘲,书房里悬挂的对联"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正是她豁达人生的最好注脚。

从神童到文豪,从闺阁才女到时代脊梁,冰心用近百年的光阴,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独特的印记。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传奇,不在于没有争议,而在于历经风雨后,依然能坚守内心的光芒。

相关文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必背的千古名句!

爱情名句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4.玲...

60句唐诗中的千古名句,惊艳千年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

辛弃疾最经典的100句诗词,每一句都直击人心,读10遍也不厌

在宋代,辛弃疾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将军,上马能持刀杀敌,下马能提笔赋词。做将军,战绩斐然,写词,佳作频出。他的生命里,有沙场、有壮志,也有理想,有田园。如果你想了解辛弃疾,那么,一定要读一读他的...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87《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如何记忆?诗名:过故人庄。拜访老朋友的田庄。作者:孟浩然。诗词:一、二句:故人具鸡...

月圆人团圆,30句创意中秋祝福语温暖你心!

一、打破传统,让祝福更具新意中秋佳节,亲朋好友间的祝福语总是离不开“中秋快乐”。然而,年年如此,未免显得有些老套。为了让你的祝福更具特色,本文为你整理了30句新颖的中秋祝福,让你在这个中秋节脱颖而出。...

「唐」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意思是说: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呢?这是一首怀乡送别的绝句,也叫做《九日登高》,写于公元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