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全文及解析-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他随皇帝东巡,途中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看着队伍浩浩荡荡向关外行进,自己却离家越来越远,深夜难眠,写下这首“说尽离人愁”的《长相思》。
二、逐句详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释义:翻过一座山,渡过一条河,队伍向着山海关(榆关)的方向前进;夜深了,千万顶帐篷里都亮着灯火。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释义:风刮了一更(两小时),雪下了一更,吵得人心烦,连“回家”的梦都做不成;可我知道,故乡的家里,从来没有这样的风雪声。
三、主题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的“离家日记”。他没有说“我想家”,而是用“翻山”“过河”“风雪”“灯”这些画面,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感受到了“人在旅途,心在家乡”的牵挂。
全词的核心是“身向远方,心向故乡”。纳兰用“山一程,水一程”的长途跋涉,写空间的遥远;用“风一更,雪一更”的风雪交加,写环境的恶劣;最终落在“故园无此声”的对比,把“想家”的心情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