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文——《关雎》(初中语文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疑难注释】
①关关:拟声词,雎鸠的和鸣声。
②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传说它们雄雌形影不离。
③洲:水中的陆地
④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⑤淑女:美好的姑娘
⑥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
⑦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⑧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⑨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语体意译】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它们相伴在河中的小洲。美丽而贤淑的女子,她是君子的最佳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边右边不停,采摘。美丽而贤淑的女子,不论醒着还是睡着都想追求她。想要求得却不能实现,白天夜晚都在思念。想来想去思念不断,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边右边不停的摘取。美丽而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表示亲近。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边右边不停的拔取。美丽而贤淑的女子,敲打钟鼓来取悦她。
【诗文欣赏】
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诗的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引起了一个男子的爱慕,他将爱情深深地藏在心里,回家之后思念万分,辗转反侧睡不着,日夜难眠。其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中的男子追求到女子的情境。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第一章用雎鸠和鸣来兴起淑女、君子的联想,之后又使用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君子对淑女的相思和追求。而且双声、叠韵和叠词等的运用,使得这首诗朗朗上口,充满电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