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诗词丨5 首最美中秋诗词,与你天涯共此时

booxun2个月前 (07-04)知识百科10

农历八月十五,最团圆夜是中秋。

唯到此节,阖家盼望人月两团圆。不论是他乡的游子,还是异地的亲朋,“中秋团圆”无疑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情感,早已深深刻入心田。

分完月饼吃月饼,团圆饭后看社戏,玩花灯来猜诗谜,诗中有中秋,词里有明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诗词为佳节助兴,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今天,诗词君为大家整理了几首最有代表性的中秋诗词,您会惊奇地发现,那些你我耳熟于心的佳句,原来就藏在这些作品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被誉为“开元名相”的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在开篇就写下了传世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明月、天涯,简简单单的三个词,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视觉奇观。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你我虽天各一方,然而月光所照,皆是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去国离乡若许年,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更圆。被无数离家游子所引用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原来是出自诗圣杜甫之手。

我们都知道月儿高高照九州,天下之人所见的是同一个月亮,何以故乡的月亮更明呢?这其中的滋味,或许只有背井离乡的人才能明白,一个人对故乡的思念,有时可以深切到如此,生发出近乎盲目而无理的浪漫。



明明是心里的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只因那一份思乡情太过浓烈,不容置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那一年的中秋,苏轼是一个人在密州度过的。他与胞弟苏辙,自分别后,已有七年未见了。苏轼抬头仰望皓月当空,银辉遍洒大地,不禁想远方的弟弟,于是把酒遥相祝,愿汝幸福安康。

酒助诗兴,苏轼提笔挥毫,写下了人世间一个永恒的追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为何自古难全?

苏轼想知道,天上的仙人知不知道今夜又是何年何月?他想乘御清风直到天宫,又怕自己一介凡胎,终究会受不了天上的孤冷寒秋。

神仙又如何?还是人间好。虽有离合悲欢,可俗世里也有阖家团圆这样动人的时刻。

最圆的月亮在中秋,最好的团聚在家里。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中秋月》

老人们常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穿过岁月的烟尘,今天的我们或许已不再拜月、写家书、放水灯了,但每年入了秋,所有人最期盼的就是能在八月十五这天,回家吃上一顿团圆饭,父母摆出一盘月饼,孩子们提着几个花灯,一齐望向天空那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

只愿余生,每一年都有今晚皎洁的月色,每一年都有今晚这般美满的团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山水不移,月色依旧。今晚,月亮不睡,我们亦不睡。

巧的是,2020年的中秋也是国庆,十月一日庆双节。而且更有趣的是,今年还合了那句老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最大的月亮要到农历八月十六才会出现。

最是中秋好时节,今晚我们吃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里徜徉,在经典诗词中同情而共感。中秋月色因一年一度而可贵,中秋诗词更是日久年深而感人至深。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相关文章

十首温暖诗词:总有一个人,温暖你生命!

在生命中,总有这么一个人,在风雪时,与你同行,在坎坷时,相伴左右。生命中的风浪,在他们陪伴之下,而显得温暖。请相信,这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温暖你生命。《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苏轼常羡人间...

辛弃疾最经典的100句诗词,每一句都直击人心,读10遍也不厌

在宋代,辛弃疾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将军,上马能持刀杀敌,下马能提笔赋词。做将军,战绩斐然,写词,佳作频出。他的生命里,有沙场、有壮志,也有理想,有田园。如果你想了解辛弃疾,那么,一定要读一读他的...

杜甫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无一爱字,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

杜甫是唐朝的“诗圣”,也是一代“情圣”,他和发妻做到了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人说杜甫是因为贫穷,所以才那么专一,但其实也并非如此,唐宋又穷又花心的诗人不在少数。例如柳永也很落魄,但他一生红颜无数;还...

「每日一诗」10月26日:秋兴八首

翠微:青山。信宿:再宿。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晚年因弹劾权臣而受到不公正处罚。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刘向:汉朝经学家、文学家。《楚辞》是其...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咏春景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以平常语道出平常景,却非一般人所能言,于纯写景之中,赋予了一片深情,感人至深,可谓是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美丽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在绝句中感受杜甫对春天的复杂情愫 感受一场关于爱花、恨花的千年往事|听阿来讲杜诗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杜诗被公认为在唐诗中冠绝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杜甫对律诗、绝句等各种诗体都能充分驾驭,并且都独辟蹊径达到很高的水平。4月8日下午,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