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个女人从没想过,会在盛家庶女的开府宴上,成为炮灰
有时候人生的难题,真是在台面上一下就摊开了。谁能想到新婚没几天,明兰在顾廷烨家的第一场大场面,却因为一个女人,陷进了众目睽睽的为难局面。你说,庶女出身的明兰早已见惯了冷脸和冷箭,可碰上这种“长辈”打着关心旗号的明里暗里作难,倒真让人无从着手,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顶——换做我们家里有个这样架势的八婆,怕是桌子都要拍裂了。
明兰和顾廷烨结婚那天可是风风火火,大宅门里红罗高挂、花烛通明,风头盛得连街角糖人儿摊上的老奶奶都要多看两眼。但过了拜堂,紧接着的“开府宴”才是头等大事。这宴席说白了,不只是吃喝,还是一场交际的考验,是明兰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要给上京城各路主母贵妇一个“今儿咱不白来”的信号。
明兰憋足了劲。这咱都能想象,她那点小心思,和小时候抢粽子似的——既想让人服气,又不能落人把柄。顾廷烨却偏在旁边打哈哈,问她是不是心里打鼓。可这没法不打鼓——毕竟顾廷烨是京圈新贵,明兰是“灰姑娘上位”,小秦氏还不消停,总有人盼着她出丑,你说她能不使劲掐大腿吗?
说到让明兰没想到的“炮灰”,就得把故事拉扯到一位在军中闹得风生水起的甘老将军。甘老将军是个实打实的战场汉子,脑筋却不够绕弯,遇上皇帝的命,也敢拖着不理。就是这么个人,还特别爱在宴席上送侍妾给权贵,仗着兵权做媒,连自己侄子都吃了不少哑巴亏,别人敢怒不敢言。
这次他让自己的夫人——外头都喊甘夫人——带来了那位“义女”凤仙。凤仙说起来,她身世比明兰还复杂点儿,本来也是官家小姐,卷进前朝案子,惨遭贬去教坊司。原本就是要让她成顾廷烨的小妾,顺带摸清点顾家的底。甘夫人一来,就扮得温婉慈祥,把明兰的腕子都差点攥紫了。“哎呀,都瘦成啥了,可得让凤仙帮你分担点……”表面上是热情,细品分明是明里给你扣高帽、顺带推销自家人。
你以为这叫“见外”?其实在场的哪个不明白,这不仅是抬举凤仙,也是踩了明兰的身份一脚——“庶女也就罢了,咱家姑娘也进了顾府,怎么你反倒成了主位?”催着你接受,整出个“妾室临朝”味儿。
说来也是,明国公府向来有用侧室穿针引线做关系的毛病。凤仙能进入顾家,其实就跟那些年各家争抢皇商女儿嫁入豪门一样,裹了多少利益账。许多太太们都听说,甘将军家义女有一箩筐,个个“有事上义女、无事当草包”。只是明兰这次,得硬着头皮对上。
甘夫人三句不离凤仙,第一句就软刀子暗示:有事都找她“这个长辈”,别不识好歹。第二句再补刀,渲染凤仙出身清高,“本是官宦小姐,比起你庶出又如何?”话虽没明说,听着都觉脸上冷飕飕的。第三句还反复强调凤仙才艺俱佳,虽说不上跟明兰比,但将来这家里有凤仙帮忙“也能省点事”,分明是明里逼宫。
可惜这套“软香甜”就偏偏赶上明兰碰壁——她不是那种一推就倒的闺阁小姐。明兰心里有数,她不是只靠盛老太太这个靠山混进来的。开府宴是她的头一仗,摆明了要做主人的格局。可情理上她又不能翻桌子,场面上的“包子不能当,一味示弱就真砧板上的鱼”。甘夫人只怕没料到,自己这一番为“女儿”敲边鼓,众人不但不领情,反而都等着看热闹,连点声援都捞不着。
说来也是,明兰本就是在盛家老太太膝下熬出来的,什么风浪没见过?她不吭声,众正房太太们心照不宣,反正大家都清楚“开府宴”是明兰破局的第一战,这局赢了,才算混进圈子。谁会在这种事上帮甘夫人抬轿?更何况,席间有本事的婆婆们从小耳濡目染,操办这些宴会都能闭着眼拾遗补漏,她们又不是头一回见“嫁妾进门”的回马枪。
更绝的是,顾廷烨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位爷天分高、脾气直,身上带着股“你是谁我都不惯着”的狠劲。凤仙初来乍到,为了引人注意连夜弹琴,琴声优雅得能飘半条街,结果顾廷烨头天就嫌烦,直接一脚踹门把她关去了偏院。凤仙又想“温情牌”夜里送宵夜,这倒好,没见着人,倒被管事的常嬷嬷哄回去——常嬷嬷那张嘴,天南地北都能骂上三圈,姑奶奶都扛不住,何况个孤身少女。那天晚上,府里媳妇丫头们笑疯了,凤仙羞愤得都快收拾好上吊了。
但你看,明兰其实是明白顾廷烨心思的。他要真喜欢凤仙、或者惦记什么“拉拢甘家”,早就趁热把人捧上来,可到头反而一脸冷淡,不近不远,把事留给明兰自己处理。这下好了,屋里外头,没人真想给甘家的人面子。
宴席上,甘夫人进一步进逼,“瞧六丫头忙成这样,干脆让凤仙露个脸帮点忙得了”。这话一出,明兰顺水推舟,轻飘飘一句:“既然凤仙姑娘才艺出众,不如今儿给大家助兴吧!”这话石头落水——谁都知道,给女宾席弹唱是妾室的活,哪里有义女、正房自荐献艺的道理?倒是甘夫人再也装不下去了,脸比门口的腊八蒜还青。
旁边坐着的卢老夫人,倒像解围似的,一声大嗓门笑骂,“别忙啦,什么时候开席呀,再饿下去要找你祖母算账了!”场子一下算是过了,每个人心里都知道,明兰这一回,总算自己咬牙挺了下去。
你说,女人活在深宅后院有多难?明兰无非是不肯做包子罢了,有机会就得亮出点本事。那些当年同席的太太们,说不定回头还会背后嚼舌根,可是“这一遭能不丢份”,下回才能站得住脚。谁让咱们都活在这些阴晴不定、人情如水的日子里呢?有时候,比拼的就是一口气,一点骨气罢了。
至于甘夫人和她的凤仙,日后还能不能在明兰这儿翻出什么浪花?这事儿,怕是得留到下回再聊了。毕竟府里这点事,转个年头就是一摞新话头——谁又能说是非成败,尽在欢宴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