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立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_风吹一叶落万物已惊秋

8月7日20时29分,迎来立秋节气。

暑气渐消,已经到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相传,宋朝有一个“迎秋仪式”: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宫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梧桐树叶应声飞落一两片,以寓报秋之意。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偶尔吹来的风已带着丝丝凉意,但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暑气彻底消散,还需时日。

“立秋庄稼熟,早凉午似蒸,农夫收割忙,棉桃似灯笼。”禾谷开始成熟,草木开始结果。除了戴楸叶、吃瓜果,立秋还有一个有趣的民俗:小孩子会被拽到悬秤上,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经过一个苦夏,人往往会消瘦一些。此时,便要吃炖肉、烤肉、红烧肉,俗称“贴秋膘”。在一年中物资最充沛的时节,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张张双眉舒展、笑意盈盈的脸。

立秋·民俗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贴秋膘

古时,立秋这天要悬秤称人,以验夏中之肥瘦。暑热天气,人们胃口不佳,饭食清淡。待秋风一起,胃口大开,便要开始贴秋膘了。增加营养,当以炖肉为主,如红烧肉、白切肉、炖鸡、炖鸭等。

晒秋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晒秋”的秋不仅仅是秋天,更代表一种丰收的喜悦,老百姓会利用房前屋后的平台、房顶等空地,晒一晒收获的农作物,粮食晒得越多,说明收成越好。

吃瓜啃秋

立秋食西瓜,谓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过去,人们会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蒸茄脯、香糯汤放在院子里晾一晚。立秋当日,合家饮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立秋·天气

虽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尚未出暑,要等到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呢。

今天上海白天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相对湿度90%-45%,气温29~39℃。未来十天依旧是副热带高压的天下,多云和午后雷阵雨已成标配,38~39℃的高温也是常客。一句话,又是从早热到晚的一周。

纵然暑气未退,

但毕竟,在节令的更迭中,

我们对凉爽又多了一份期待。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

相关文章

十首经典的冬至诗词,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最低,夜晚最长,白昼最短,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歌中颜色用法有哪些?

诗歌的内容,简直可以无所不包。诗言志——只要作者想表达,就可以表达任何内容。但诗歌讲究技巧和艺术,而且正是其技巧特色和艺术特点将它和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修辞在诗歌中,几乎是必备的技巧。即便是所谓的平...

中秋送祝福,别只会说“中秋快乐”,送您15句祝福语,好听显大

中秋佳节,月满人间,送出祝福,心意相连。中秋祝福大不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月圆时分,是传递心意的好时机。但别只会说“中秋快乐”,今天,我们就来点不一样的,送您15句中秋祝福语,既好...

「唐」王勃《蜀中九日》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意思是说: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呢?这是一首怀乡送别的绝句,也叫做《九日登高》,写于公元67...

闲适与情韵:春读咏柳诗

【闲情雅趣】春读咏柳诗作者:丁桂兴我喜爱读古人的咏柳诗,更喜欢寻觅诗中山水的澄明,旷野的意境,心灵的牧歌。春暧花开,草长莺飞,在诗人的眼里,柳树不单是春天的使者,明媚的象征,而且是脉脉怀旧,殷殷期盼,...

7首七夕诗词,首首名垂青史!

1、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古绝唱!2、杜牧《秋夕》诗中不着一字,言外含情无限。纯净唯美的画面,分外动人。3、《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