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赞美教师奉献精神的诗句,并不是为教师而写
练字背诗第408天,今天背诵李商隐的《无题》。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字面上也一首爱情诗,诗中通过对多情女子对心仪之人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和未来相见的期盼。也有研究人员认为诗中的情人只是比喻,也许是指友人,也许是指仕途,工作。
现代人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比喻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李商隐诗中的“情人”也是指仕途、工作的话,这个比喻太恰当了。
无题
唐o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字谐音,以“丝”暗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这里暗喻相思之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指照镜子。
云鬓改:指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诗意:
相见的机会难得,相聚后离别更难以割舍。
尤其在这东风轻拂、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
春蚕吐丝结茧,直到吐完最后一根才死去。
蜡烛燃烧自己来发光,直到蜡油成灰光灭。
这儿离蓬莱的直线距离不远,却无法前往。
愿青鸟能代替我常常去探望心中思念的你。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大中五年,这段时间里,李商隐任职于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莫为幕府,担任判官。但不多久后,卢弘止突然去世,李商隐失去依靠,回到长安。失去工作后,李商隐生活窘迫无依,内心郁闷难解,为了谋求出路,他给好友令狐綯写信赠诗,叙述自己近况。结合李商隐仕途不顺,命运多舛,不难推测出,这首字面上的爱情诗,更像是写给友人,希望得到友人帮助的友情诗,诗中的怨恨愁绪是诗人对仕途不顺的内心写照,期盼与情人相见更像是心中对仕途的追求,对工作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