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清平乐》:一个词牌的前世今生_清平乐词牌简介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始兴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为宋词常用词牌。

“清平”之名何解?

《花庵词选》中又名《清平乐令》;因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又名《忆萝月》;因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又名《醉东风》。《宋史·乐志》载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清平乐》正体,双调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关于《清平乐》调名之来源,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其他说法主要有两种:民国杨宪益先生在《零墨新笺》中认为“清平”源出于南诏之清平官,然考《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南蛮清平官,犹国家之宰相也”,可见清平官并非专职乐官,两者之间并无确切联系。也有学者根据“解舞清平乐,如今向谁说”等诗句,认为《清平乐》同《霓裳羽衣曲》一样,是唐代教坊乐官创作的舞曲。

关于“清平”二字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温庭筠《清平乐》词中有“新岁清平思同辇”之句,词中“清平”即班固《两都赋序》中“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之意。又据《敦煌杂录》下《愿文》中“社稷有应瑞之祥,国境有清平之乐”一句,认为《清平乐》即“清平之乐”,有海内清平之意。然考温庭筠《清平乐》全词,曰: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此词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词,抒发宫女的愁怨与孤独。且从现存唐五代的词作来看,《清平乐》大多为闺怨、哀情之作,并非歌咏太平之音。

哪几首《清平乐》堪称经典?

现存最早的《清平乐》词是相传为李白所作的《清平乐》五首。其一曰: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此词因作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插曲而被当今读者熟知。但在这组词中,最著名的是第五首,词曰: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这首词为赏雪名篇,上阕写雪中所见,一片苍茫,欢欣喜悦;下阕写雪之洁白,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末句以“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作结,在宏大壮阔又绮幻浪漫的意境中收束全词。

李白之后,后世不断有词人进行创作,《清平乐》逐渐成为较受欢迎、使用比较普遍的词调。温庭筠、韦庄、柳永、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贺铸、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纳兰性德等著名词人皆有《清平乐》词传世。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唐五代《清平乐》词23首,宋代《清平乐》词386首,加上金、元、明、清时期的创作,现存《清平乐》词约1700首。《清平乐》词创作初期,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多闺怨之作,词风婉约;后随着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清平乐》词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亦有豪放、悲慨之作。

北宋词人中,以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清平乐》词为代表: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清平乐》其四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其一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清平乐》其一

晏殊这首《清平乐》词为《珠玉词》中的名篇,以精细的笔触和闲雅的情调写秋之景象,圆融平静、安雅舒徐,而又略带忧伤,体现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而晏几道这首《清平乐》词则写离情别怨,行者去意已决,送者依依不舍,行者意浅,送者情深。最后以女子的决绝之语作结,一片痴情,终难再续。黄庭坚这首《清平乐》词为伤春感逝之作,感叹时光去而不返,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留恋。

李清照亦有《清平乐》词,词曰: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应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追忆,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早年欢乐,中年悲戚,晚年沦落。全词意境含蓄蕴藉,感情深切悲婉。

南宋时期的《清平乐》词,更多了几分悲慨与感叹。以李好古和辛弃疾为代表: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李好古《清平乐》其二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李好古《清平乐》词写在瓜洲渡口时所见所想。南宋时,瓜洲渡是金兵南侵的冲要之地,陆游亦有诗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末句“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语意警醒、沉痛,纵意抒写,悲怆满怀。辛弃疾这首《清平乐》词亦是悲怆之至,风雨交加的夜晚,词人梦醒之时眼前仍是万里江山。“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词人为国事一生奔走,失意归来,容颜苍老,仍不忘山河,壮志雄心从未改变。

相关文章

描写【山水】,60句最经典的诗句,背下来,你也才华横溢!

以下是描写山水的60句经典古诗词,涵盖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名句,与君分享!王维"空山新雨后"的笔墨在《辋川集》里洇染千年,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的豪放劈开楚江云烟。陶渊...

许日辉|七绝《举杯遥祝中秋节》十二首

七绝《举杯遥祝中秋节》十二首文/辉叔(广东/许日辉)(一)月映人间大地明,夜阑珊火满江城。举杯遥祝中秋节,独望冰轮寄故情。(二)月色偷窥桂子香,金风漫过旧荷塘。中秋又到人间驻,一片乡思两地藏。(三)一...

重阳诗词汇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些借重阳节写情的优秀诗词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节日素有登高祭祖、赏菊、插茱萸的习俗,人们借此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

江小鱼·步韵杜甫《秋兴》八首

恋恋飞鱼:本名江小鱼,原为天河一红鲮,因沉醉于诗词雅韵,而游弋于清荷诗池,用灵性的文字感知生活,用精美的词韵呈现优雅。《步韵·秋兴八首》其一文/江小鱼迢递流云暗野林,松风雨气两萧森。泉幽潭静山亭晚,啼...

杜甫晚年在夔州,写了一组诗,被后人誉为“人间绝响”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待了两年,他是从四川出发准备出三峡然后北上回洛阳的,却因为时局的动荡,只能暂时羁留于此。夔州与杜甫,好像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相遇,他并不打算在此停留,当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