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介绍-鞭辟近里_鞭辟入里打一字
“鞭辟”读作“biān pì ”,在词语“鞭辟近里”中使用,它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鞭辟近里”是一个成语。
一、来源与本义
它最早出自佛教典籍,有剖析、深刻说明的意思。如在佛教的义理阐释中,需要对教义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鞭辟”就用于形容这种深入剖析的过程,以达到对佛法精妙义理的准确把握。该成语出自《二程遗书》,其完整表述是“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 。
二、字词释义
● 鞭辟近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著己:联系自身,将所学的道理落实到自己身上。
● “切问而近思,则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子张》,意思是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句子理解
这句话强调做学问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究、切中实质,并且要紧密联系自身,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只是浮于表面地学习知识,而不结合自身去思考和实践,那么所学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把学问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行动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获得智慧与成长。
四、常见引申义及使用场景
● 形容分析问题:表示分析问题非常深刻、透彻,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比如“这位学者对哲学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让听众们受益匪浅”,就是说学者对哲学问题分析得很深入,直抵核心。
● 形容做学问:强调做学问时要深入钻研,不浮于表面。例如“做学问就得有鞭辟入里的精神,不断探究事物的本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这里体现了做学问需要有深入探究、追求真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