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两位统帅,两样性格,两种命运
读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两位统帅成败得失的命运在各自的诗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韩信用"十面埋伏"之计,围困项羽于垓下。霸王兵乏粮缺,几次突围都未能成功。亱晩,韩信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楚兵的斗志。营帐中,项羽以酒浇愁,虞姬舞剑解闷,唱出了这首荡气回腸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炫耀自己力气大到可以抜山,英雄气概盖世无双。可是为什么落得如此败绩呢?是因为时机运气不好,使自己陷入了困境,连烏骓马都跑不动了。烏骓马跑不动了,有什么办法呢?他又想到了心爱的女人,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呢?
可以看出,面对失败,项羽没有反省。他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他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问题,他将一切责任归究为时运不济。他没有想如何突出重围,如何东山再起。他的身边没有谋臣将帅,只有虞姬相伴。他躭心的是虞姬。这些充分体现了项羽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弱点。从振臂一呼,四方云集,攻咸阳,灭强秦,封诸侯,困刘邦,项羽既胸怀磊落,坦荡君子,又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既攻城略地,驰骋沙场,又心慈手软,妇人之仁。他的性格的两面性终究注定了他失败的必然性。
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回到故乡沛县,宴饮乡亲。酒酣时,他击筑伴奏,唱出了这首豪气恣肆的巜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回忆当初群雄逐鹿,风云变幻,他把握时机,驾驭风云,纵横捭阖,四方征战,击杀霸王,统一天下,终于建立了大汉王朝。当自己的威严权势倾注到王朝的每一个角落时,他衣锦还乡,回到了故乡。此时此刻,他没有得意忘形。他所思所想,大汉王朝如何能长盛不衰,江山永固?所忧所虑,谁能守住这大好河山?
刘邦注视的是风云变幻的时局,想到的是江山社稷的安危,关注的是猛士人才的吸纳。可以看出刘邦性格的豁达大度,心胸宽广,知人善任,重视人才。和项羽一比,高下立判,成败得失,尽在其中。
从楚汉相争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胸格局对事业的成败是何等重要!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