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3000年前的采诗官,到底有多浪漫?

你有没有想过——《诗经》里那些美丽的句子,究竟是怎么被收集起来的?

前几天我读到一段文字,直接被带进了三千年前的场景里:

“京城大门开,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他背着特制的竹简,摇着木铎,朝着既定的方向,开始长途跋涉。‘采诗官又走了。’京城的人听到木铎声说。”

原来,每年早春,都有采诗官从京城出发。他们走过汉水、长江、黄河中下游,山水迢迢、经年累月,只做一件事——采集民间歌谣。

这些采诗官,大多是朝廷选派的孤寡老人。他们无牵无挂,却知书达理、经历丰富、洞悉古今、心存悲悯。是他们,把散落在山野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歌谣,像蜜蜂采蜜一样,一一收集起来。

这段文字出自祁智的《弦歌》,不是干巴巴的解读,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

我今天就想跟你聊聊这本书,聊聊我们为什么至今还要读经典。

一、你以为诗只是诗?其实诗是历史的密码

我们平时读诗,是不是都是一首一首读、一篇一篇背?但你有没有试过把不同的诗“连起来”读?

祁智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他用“勾连”的方式读诗。

比如,你能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和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其实说的是同一段历史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写的是安史之乱刚开始时,百姓流离失所、诗人漂泊他乡的心境。

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却是安史之乱即将结束,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的景象。

你看,飘零的客船变成了浩荡的商船,长江重新通航——国家正在重生。

这种读法是不是顿时让诗歌有了历史的厚度?

再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

一个写于英雄末路,痛失挚爱、只剩一马;一个写于帝王出征,旧部凋零、身中毒箭。

虽然境遇不同,情感却相通——都是一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挣扎与咏叹。

祁智说:“对中华历史上灿若星辰的英雄、圣贤,我们须报之以歌。”

点点成线,线线成面。诗就是史,史就是诗。

二、先民的生活智慧:苦中作乐,悲中带美

在《弦歌》的第五篇《把日子过成岁月》中,作者写他读《豳风·七月》的感受。

他说,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先民,虽然生活艰辛,却没有失去生命的优雅和精神的敏锐。

他们甚至愿意花大量文字描述蚱蜢、织娘、蟋蟀这些微小生命。

为什么?

因为再卑微的生命,也有自己的日子和活法。

昆虫生命短暂,却生机勃勃、兴趣盎然。

你看,中华民族的那种“苦中作乐”“悲中带美”的精神,原来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刻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祁智做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他把《七月》里“颠倒”的月份按现代顺序重新排列,结果发现: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些吃苦耐劳、按时而作的先民,其实早就摆开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基本生活格局。

他说:“我一次次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三、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

因为文学的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文化的力量,不仅是力透纸背,而且是光照千秋。

读经典不是为了显得有文化,而是为了找到一种共鸣——那种跨越三千年的情感共鸣。

你读《诗经》,读的是先民的喜怒哀乐;

你读《史记》,读的是英雄的挣扎与选择;

你读《山海经》,读的是祖先对世界最初的想象。

这些文字,是我们和过去的纽带,是古今相通的智慧与情感。

就像祁智说的:“弦歌以和齐心,诵读以探其义。”

反复诵读,就能找到其中的真意。

最后想说:

如果你也觉得经典很难读、很遥远,不妨从《弦歌》这样的书开始。

它不是学术论文,而是一位读书人长年阅读经典后写下的心得笔记。轻松、有趣、有温度。

书中解读的经典包括《诗经》《山海经》《淮南子》《史记》《搜神记》等30篇。

它不教你如何“成功”,但它或许能教你如何“成人”。

你有没有哪一首诗、哪一句经典,曾经在某个瞬间击中过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相关文章

唐诗-5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穿越千年!看看古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九九”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数字而秋天也是一年非常好的时令在古代重阳这一天人们都要家人团聚、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赏玩菊花让我们穿越千年一起来欣赏古人诗词里的重阳...

七绝o中秋月圆(原创)

圆月千城光满楼,人间祥和共中秋夕阳才下山边去,已洒清辉万里流注:新韵。仄起首句押韵#中秋评论集月饼·分5万##原创诗词##秋日随记##秋日生活打卡季##万能生活指南##宝藏兴趣攻略#...

重阳诗词汇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

笔墨诗抄·第9期 | 杜甫:秋兴 | 原创:终南雨后

『 笔墨诗抄 | 第9期 』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原创《终南雨后》/文/《终南雨后》雨后青山静,日出满目新。悠然寻古韵,当属辋川人。===============撰抄人:天外飞仙撰抄作品:杜甫《秋...

「每日一诗」10月26日:秋兴八首

翠微:青山。信宿:再宿。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晚年因弹劾权臣而受到不公正处罚。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刘向:汉朝经学家、文学家。《楚辞》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