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11核舟记,课文笔记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学习,八年级下册,11核舟记,课文笔记
1.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诵读理解文章大意,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顺序,品味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
3.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文言文赏析:
1.介绍核舟时,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②船舱旁边的窗子可以开关,左右窗子上雕刻有苏轼文章中的句子,体现核舟“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从这里写起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想象。
2.描述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这样写?
①两个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专注听“茶声” 。但共同营造了愉悦、轻松、活泼、自乐的氛围。再加上舟相的“横卧”,更加展现出一种有相等同无相、有舟子等同无舟子的放任自流的情形。②这样写,是为了使船尾之景与船头之景遥相呼应,烘托船头轻松、闲适的氛围。